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15℃) 340m/
s 空气(25℃) 346m/s 软木500m/
s 煤油(25℃) 1324m/
s 蒸馏水(25℃) 1497m/
s 海水(25℃) 1531m/
s 铜(棒) 3750m/
s 大理石 3810m/
s 铝(棒) 5000m/
s 铁(棒) 5200m/s
1、一马赫即一倍音速,马赫的速度换算相当于340米每秒。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每秒,大约是1224千米每小时。
2、超音速是指速度比340米每秒大的状态,小于340米每秒的速度称作亚音速,等于340米每秒的速度为穿音速,声音的速度会因为气温的不同或气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音速的单位叫马赫,一倍音速叫1马赫,2倍就叫2马赫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15℃) 340m/
s 空气(25℃) 346m/s 软木500m/
s 煤油(25℃) 1324m/
s 蒸馏水(25℃) 1497m/
s 海水(25℃) 1531m/
s 铜(棒) 3750m/
s 大理石 3810m/
s 铝(棒) 5000m/
s 铁(棒) 5200m/s
这问题问的比较笼统,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声音是有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物质的密度,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每秒,而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声音在物体中传播速度的排序由高到低分别是钢铁、水、空气。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是一种波。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频率在20 Hz-20000 Hz之间),我们称之为声音。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20000 Hz的声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软木500 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各类物体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0℃)331m/s
空气(15℃)340m/s
空气(25℃)346m/s
软木500m/s
煤油(25℃)1324m/s
蒸馏水(25℃)1497m/s
海水(25℃)1531m/s
冰 3230m/s
铜(棒)3750m/s
大理石3810m/s
铝(棒)5000m/s
铁(棒)5200m/s。
上一篇:怎样做清蒸鲈鱼好吃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