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和汤圆。元宵节可以玩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放烟火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民俗活动。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
元宵节:在这个月圆之夜,又怎能不吃汤圆呢?除了少吃汤圆之外,我们也要会吃汤圆!
一、家中常备山楂片
山楂片中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山楂片还富含维生素C等成分,能促进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增进消化吸收。
二、原汤化原食
经过水煮之后,汤圆中的不少营养成分都溶在了汤里,所以从营养价值考虑,吃汤圆一定要喝汤。当然,从健康角度考虑,喝汤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
三、搭配菜品
汤圆的本质就是难消化,所以可以适量搭配蔬菜类菜品一起食用,可以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昨天我就准备了一份汤圆,在这喜庆团圆的节日里,全家人吃完汤圆到小镇上有个元宵灯会看一下。
在我们这边早上和晚上还要敬天公、土地和祖宗,家家户户都有亮灯笼,晚上还有花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祝愿大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开始,元宵节后也代表各位都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忙忙禄禄的生活正式开起,抱失年前的各种烦脑,开起新的人生起点,最后祝各位元宵快乐。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语有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那是在说天公不作美,不让人过好这两大佳节一一中秋节、元宵节,总让人有不完美感。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春月首圆,称为“上元节”,依我国民间传统习惯,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户户亲人相聚,共同欢庆,因此而叫“上元节”,后来又叫“元宵节”或“灯节。这“元宵节”的由来,是因为人们在这天喜欢吃“元宵”。元宵,即是我们南方人说的“汤圆”或“水圆”。据宋人写的《岁时广记》,称为“元子”,又有说是“糖元”,《武林旧事》称为“团子”,都是在表“团圆”及幸福甜蜜欢乐喜庆吉祥之意。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元宵之时,人们除了吃“元宵,品汤圆之外,还喜欢在夜里燃灯和观灯,赏灯猜灯迷,并渐渐形成了习惯传统,所以就有“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因为交春后,乍暖还寒,还会有雪下,出现“雪打灯”天公不作美现象,大煞风景,不尽人愿。今年元宵节,我地虽没“雪打灯”现象,但因冠状病毒肆虐,现场的元宵灯会取消了,最好宅在家里不出门,直接观灯赏灯猜灯迷娱乐活动不宜了,就在网络上,电视上看吧,那也很有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