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和北方自然分界的河流就是秦岭淮河这一条,这是地理分界线,而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边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的生产方式,还有一些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两侧的气候也是差别很大,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常年的降水量都是大于八百毫米的,雨季也是非常多的。而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常年的降水量都是小于八百毫米的,并且雨季很少,几乎都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
亚洲南北方分界线是喜马拉雅山脉
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以北属于温带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西起陕西甘肃地区,东至江苏安徽一带,是我国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官方认定的南北分界线。
从自然地理来看,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1月0摄氏度等温线,也是800ml等降水量线,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南北方差异最重要的特征是秦淮以北地区冬季河湖结冰,河流水位变化大,大部分树木会落叶;而以南地区河流冬季不结冰,水位变化小,树木不落叶。
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导致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人文风情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像是“北麦南稻,南船北马”、“南橘北枳”这些俗语都是对南北差异的一种描述。
1.中国南北,一般意义上,分界线都认为是秦岭淮河一线。
2.南北分界,还主要是在东部,而对西部,南北分界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东部的南北,很多地方就有了区别。
3.在南北分界线的省份,应该是陕西,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等。当然,很多时候,也不是一条河和一座山,就把南北分得那么清楚的。
4.南北分界线,都是跨省而过。
秦岭淮河一线——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
我们应该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走向,以及它作为我们南北分界线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知道这条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首先呢,它之所以成为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肯定是由于这条线两边的景观有差异的原因吧。景观有差异的因素很多,比如气温和降水,还有地形地势等因素。一般的来说,不同区域的差异往往是来自于气候造成的因素更多一些,比如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东部临海地区降水多,内陆西部地区降水少等。不多说了,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介绍来推断,这条线必定是气候的分界线了。由此,我们可以再通过气候的差别来了解秦岭和淮河分界线两边的气温、降水、干湿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此气候差异下的河流水文特点、农业状况、土壤植被等差异。
通过相关的地理图册可以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东西走向的,并且是一月份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通过地,再加上冬天的时候,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挡潮湿的海风进入西北地区,导致这条线的南北地区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也就理所当然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