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长远打算、顾全大局,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得过且过,要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从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从喜鹊身上学到勤劳的品质,它不像寒号鸟那样懒惰懈怠,而是趁着秋天天气晴朗做窝,是个有远见的行动者。
在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中,喜鹊多次劝告寒号鸟在寒冬到来前早点做窝,也突出了喜鹊善良的优秀品质。
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主要是根据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撰写的《南村辍耕录》中的片段而改写成的故事。
寒号鸟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寒号鸟秋天天气暖和不垒窝,不听喜鹊劝,整天睡觉或者出去玩,等到寒冬腊月被冻死的故事。而喜鹊却趁天气晴朗做了个温暖的窝。
寒号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得过且过最终不会有好下场,只会荒废了大好年华,只有像喜鹊一样在寒冬将至之前早做打算,才是胸有城府的表现。但这还不够,有了长远打算还要付诸行动,如果拖延下去结果也只会像寒号鸟一样。
从喜鹊身上我们还能学到勤劳的品质,它不像寒号鸟那样懒惰懈怠,而是趁着秋天天气晴朗做窝,有远见、有行动力。此外,喜鹊还多次劝告寒号鸟在寒冬到来前早点做窝,也是一种善良的品质。
从寒号鸟与喜鹊的对话中,几个词语把寒号鸟懒惰、胸无大志的本质暴露无疑,比如太阳高照,正好睡觉,天气暖和,得过且过。寒号鸟多次提到明天就做窝,可见拖延的本性是很难改正的,所以它最终才被冻死在岩缝中。寒号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寒号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及时做,不能拖拉,不然就会后悔。《寒号鸟》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
寒号鸟的故事
传说有一种小鸟,叫寒号鸟。这种鸟与众鸟不同,它长着四只脚,两只光秃秃的肉翅膀,不会像一般的鸟那样飞行。
夏天的时候,寒号鸟全身长满了绚丽的羽毛,样子十分美丽。寒号鸟骄傲得不得了,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鸟了,连凤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摇晃着羽毛,到处走来走去,还洋洋得意地唱着:“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鸟们都各自忙开了,它们有的开始结伴飞到南边,准备在那里度过温暖的冬天;有的留下来,就整天辛勤忙碌,积聚食物啦,修理窝巢啦,做好过冬的准备工作。
只有寒号鸟,既没有飞到南方去的本领,又不愿辛勤劳动,仍然是整日东游西荡的,还在一个劲地到处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鸟们都归到自己温暖的窝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光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
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终于冻死在岩石缝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