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出生地: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在曲阜城南九龙山脚下,有一古村庄叫武家村。在这个村里,有一则流传了不知多少辈的故事,那故事的名字就叫《九女扒娘心》。
相传古代武家村,有一户人家,一共生了九个闺女,一个瘸巴儿子。他们的母亲是位极其重男轻女之人,常把“闺女长大是人家的人,儿子成人是条根”这句话挂在嘴边。
她给女儿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老衣,还得让她们上山下地没白没黑地干活。而对那瘸巴儿子,却是啥活都不让他干,一味地让他吃当先,喝当先。姐姐们夏天得给他轮流打扇,冬天给他暖脚,但瘸巴儿并不满足,稍不如意,对姐姐们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而做母亲的却是一点不管,任由儿子胡作非为。
久而久之,母亲和弟弟的行为,引起了九个闺女的公愤。她们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看看他娘的心到底公不公!怎么个看法呢?良言相劝肯定又得遭臭骂,于是她们横下一条心,九个闺女一齐扑向她们的母亲,将母亲死死摁住,用剪刀将母腹剖开,掏出心一看,哪里是什么人心,分明就是一个死沉沉的秤砣!
故事虽凄惨,但也叫人感受到了单纯而质朴的警示性,从深层上充满了教人做人道德内涵:凡事不能太过,福祸皆因自我!

孔子故乡是曲阜,拼音:[qū fù]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总人口63.92万人(2012年)。山东省省辖县(市)之一,行政区划属济宁。
孔子的家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曲阜,五星级景观,每一年还有祭拜孔子的大型典礼活动,里面非常壮丽,每个地方都有一段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是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的一个好地方!
除了老子,孔子之外,还有孟子。
孟子,字子舆或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儒学的又一位奠基人。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他的母亲姓仇,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他抛别娇妻幼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结果客死在异乡。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才定居下来。稍大一点,孟子开始变得贪玩,母亲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儿子要勤奋读书,否则将会像那块麻布一样,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才。而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他的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深深被儒家学说所吸引,对孔子景仰有加,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学成以后,孟子先是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不少诸侯国家。但是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一心想着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自然不会被他们接受,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他刚到齐国的时候,齐王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召见他。于是孟子也推托说有病,不去朝见。第二天他却出门为东郭氏吊丧,故意表明自己其实什么病也没有。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的朋友一面替他周旋,一面告诉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却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仍然不去,可见其傲岸的个性。
最后孟子选择了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孟子的这种思想就是一致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4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效法孔子,广收门徒,开办私学,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他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用启发式教学,用自己读《尚书》的经验告诫别人,如果不加思考选择地相信《尚书》上所写的一切,还不如没有《尚书》。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要活学,要取其可用的部分。他教育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强调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并以故事形象做比:两个人同时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另一个人却心有所思,左顾右盼。两个人虽然基础相同,可是收效却相差很多。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到东晋有人把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元朝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政治路线,便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代表作品《孟子》。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关于人性问题。到了战国时期, 有人主张性好利说、有人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说,等等。针对这些主张,孟 子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有很多名句,以下几句最为有名: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当代这么复杂的环境下,国家只有制定一套法律法规束约人们的行为,那么这个社会才会和谐,才不会乱了套,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大家也得遵守规则才行。
2,进锐者,其退速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猛速前进的人,他退步就会越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稳步求进才好,我们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打牢固了,即使退步的时候也不会落下许多。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居安思危,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安逸之中,那么当遇到患难时,将是可怕的,所以呢,当我们太安逸的时候也要防范于未然呢。
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道德是端正的,那将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而那些不仁之人将会很失败,别人都不想帮他的。一个人只有自身做好了,才值得他人的尊重。
五、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尊敬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都有官职。我们要让别人尊敬首先就要有道德,而要被人所用,自身就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行。只有这样,不怕找不到好的职位。
六、民事不可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人民的排位永远是第一的,所以凡事还得以人民为重,人民出了事情,国家就要立刻维护。
七、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谁都是可以成为那些被我们瞻仰的人的,只要我们足够努力,一直坚持,是会有所获的。
八、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的君子遇到磨难的时候是不会怨天怨地的,也不会责怪他人,只有自身找出解决方法,才是最明智的。
我们常常说:孔孟之道。可见孟子与孔子一样有名。






上一篇:5分钟读懂20种道路交通标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