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若去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这是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与题主这首诗个人认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本青灯不归客,只因浊酒留风尘,星光不为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此联境哲深远。青灯黄卷孤独清冷,还要心无杂念五蕴空太难,而灯红酒绿之美色情景现前,受不了这清规戒律而又生悔意,是去是留从而产生地复杂矛盾心理历程。
灭贪嗔痴,举头三尺有神明,天上星星个人认为是也是他增上缘,它也晓知修行人内心痛楚,便不打扰他,起心动念间可能会影响他,取决与否尘缘佛缘,不管他,一切随缘吧,反而助了他。
最后一句有种解脱释然,斩断尘俗念,全力而为之意,岁月为分界点,前后脚介于家门与寺门之门槛,时间会冲淡一切记忆而飘落尘埃,淡忘,看破,放下,才得自在。
有心人说明此人定力大,赏识之意,善根深厚与佛才结缘,接触佛法可不是随便的,更别说万缘放下剃度出家了。
最后终于放下这也是题主的心愿,虽无奈极不情愿。最后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在余生伴晨钟暮鼓一心潜修。
我本青灯不归客 ,
只因浊酒留风尘 。
星光不问赶路人 ,
岁月不负有心人。
读罢此句,如饮鸡汤。谢谢这佚名的作者。
从这寥寥数语,饱含哲理的诗句里,我听到了一个曾经对生活大失所望,为了躲避生活的多重挫折,欲循空门之人,终因不肯放弃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艰苦搏击,志向终得以舒展的由衷慨叹!
“我本青灯不归客 ,只因浊酒留风尘 ”这杯浊酒,或是一份对美好的爱情的孜孜追求,或是一份对事业的执着,更或者是一份对国家对民族的浓烈情怀。因为它美好,壮观,所以被人们一生追求,不肯放弃。
“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负有心人”
。璀璨的星光,在天际一闪一闪的为勤劳的人们指引着方向,不管是谁,只要你肯抬头仰望,迎着星光闪烁的方向砥砺前行,定会铺就人生的新篇章!
为作者高兴之余,谨以拙诗贺之、和之:
“春欲睁眼风打头,
花想妆容雪争宠。
世间自有阴晴表,
该风流时自风流!”
“我本清灯不归客,只因浊酒留风尘。”怎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理解。理解诗句的意思不应该只停留在诗句的表面上,要有更深刻地解读。我们知道一说到“清灯”、“古佛”我们会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伴清灯、古佛的出家之人。一提到“浊酒”、“风尘”,很容易想到红尘之事,红尘中人,牵牵绊绊。
“我本清灯不归客,只因浊酒留风尘。”意思是说我本来已经堕入空门,一心向佛,不该再去为红尘之事烦恼、纠结。佛门重地,即来之则安之。可是我做不到啊!虽然看到我每天在这里和其他僧人一样吃斋念佛,但我却凡心未了。心里却还是放不下红尘中的那些事事非非,那些千丝万缕的儿女情肠,风花雪月的过往;那些诱人的美味,醇香的美酒;我却一样都放不下。我也知道这是佛门重地,应该清心寡欲,一心修行,可我却是身入空门,心留红尘。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啊!
这正如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我们只有心胸开阔,豁达乐观,放下了世间的红尘琐事,才能够心静如水,获得精神和灵魂的的自由清静,这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倘若凡心未了,即便是堕入空门灵魂也不得安宁。真正的修行真正的禅心是要学会放下,一切随缘,随遇而安,做平常之人,保留一颗平淡、素雅之心。方可“六根清静,皆大欢喜。”心中有宝之人,满眼皆宝。所以有禅师说“日照一隅也是国宝。”
真正的放下不是堕入空门,而是身处红尘之中让自己的心灵放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轻轻松松地赶路。这才是我们真正要从这句诗中得到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