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佛系了?
admin
2023-06-06 12:47:56

佛系是最近几年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络词,在现代年轻人,尤其是90后一代人中尤其盛行。

那什么是佛系呢?佛系,最初出现于日本,当时是对于一种男性而言,专指恋爱方面对追求异性、恋爱兴趣不高的一类年轻男性群体。他们有几个共同特征:自我兴趣是最重要的;想按自己的节奏行动;谈恋爱很麻烦;不想顾虑周遭;不需要女朋友;喜欢一个人独处;和女孩子在一起很累。我们从一些网络媒介上了解到,日本处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状态,精神物质的也很丰富,人口结构的改变,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状态,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于是,佛系一词,在2017年底传到我国国内的社交网络上,并逐步引起年轻一代,尤其是众多90后的共鸣。在一些正常人的生活或者工作上,都冠于一些类似的称呼,比如“佛系员工”“佛系健身”“佛系交友”“佛系乘客”“佛系生活”……生动地展示出一个个不争不抢、看破名利、活在当下、随遇而安的当代青年人形象。随着网络舆情的发酵,“佛系青

年”逐渐成为目前青年口中对自己或他人的描述性话语。“佛系青年”这一词语的爆红,不仅是反映了当今青年的社会心态,也是青年问题的缩影。

大多数人认为,佛系青年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有学者总结的关于“佛系”的理解:①看淡一切,随遇而安,一切随缘的人生观;②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得失观;③兴趣第一,做事有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④做什么无所谓,不揽事、不贪功也不卸责的职业观。也有些人并不认同佛系是消极的生活态度,认为“佛系”随遇而安的精神作为一种情绪的调节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心理和生活中的修养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变得佛系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解答:

1. 对消费理念的改变

在今天的大都市中,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消费已经偏离了它的基本功能——即对生存需要的满足,已经成为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年轻人消费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欲望;然而,“佛系青年”们最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认清了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物欲化,发现物质充裕不能带来精神满足,一味地消费后入不敷出,开始退出“资本逻辑下的消费游戏”。为了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佛系青年”回归极简主义,奉行“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种自我省察和生活理念带来的结果就是“佛系青年”消费的全面降级,开始转变为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2. 更多追求自我兴趣

“佛系青年”追求个性、具有广泛的兴趣,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付费,即使价格更贵、花费更多,他们依旧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买单。同等条件下,会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与日本低欲望社会里的年轻人如出一辙,他们追求廉价商品,却愿意为了兴趣爱好一掷千金。这在御宅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御宅市场”包括漫画、动画、偶像、手办、游戏等兴趣爱好。

3. 面对现实状况的无力感

青年群体在婚恋、住房、工作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尽管对生活满腔激情,但现实的残酷却让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成为了一道鸿沟,使青年丧失了奋力前行的动力。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异,面对生活中各色压力,只能逃避人生中的部分抉择,于是让更多人停止脚步,选择佛系。

4. 部分人行为懒惰的借口

懒惰是阻碍人们前行的羁绊,其要害在于不思进取,总想不劳而获,最后导致“斗志”的完全丧失,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堕入不能自拔的泥潭。社会上的某些青年,懒得劳动、懒得吃苦、懒得奋斗,只想坐享其成。当别人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去做点事情的时候,他们总会找无数借口,即便做了也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没有意义,那么干嘛要多此一举呢?这种抱着尽人事、听天命,不注重结果的心态似乎与“佛系”的表层意义又不谋而合,追求怕得不到,干脆就直接选择不付诸行动,不争不抢,这样没有得不到的失落,也无所谓得到后的欣喜。于是,这些青年乐此不疲地标榜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佛系”青年。以“佛系”的姿态得过且过、消极逃避各种事情。

归根结底,佛系青年的流行,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物质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信息网络的发达,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90后青年所处的年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丰富熏陶,没经历过父辈年代的艰辛,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放弃自我奋斗。

我觉得佛系心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佛系心态,也就是所谓的看破红尘,经历了人生的百态,最后看破了红尘。对功名利禄已经视如粪土,真正的看开了。不是没能没有能力去争夺功名利禄。而是不惜去争取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在他的面前毫无吸引力。

另一种就叫被动佛系心态。所谓被动佛系心态是对于功名利禄从内心里来说还是十分渴望的。但是由于社会现实原因,自己经过艰辛的努力,仍然无法获得这些东西。导致最后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功名利禄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产生怀疑,最终选择放弃不去争取这些东西,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跳蚤效应,就是把跳蚤放在水杯里边,这些跳蚤为了出来会拼命的往上跳,但是你如果在水杯的上方盖一块玻璃的话,跳着跳一会儿就不会再跳了,因为往上跳的话也跳不出去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他们就安心的在水杯的底部活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十字架的车标是什么车 十字架车... 作为一款经典的礼宾车,林肯领袖一号十字盾形车标镶嵌在车头的正中位置,特别醒目,极有视觉冲击力,磅礴大...
重庆属于哪个省份的 重庆在中国... 重庆有多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重庆作为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印象里应该跟京津沪面积差不多,可事实上却...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