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可能格局大一点!现在各行各业。数据都不大好看!不知不觉疫情已经三年了。
失业率再创新高。 失业了也就意味着等于没有收入吃老本。吃老本就会担惊受怕,节衣缩食!有意识的开源节流。这样的话消费就变少了。消费少了,制造出来的那些工业品就没什么人买!像衣服鞋帽美容餐饮,非必要的能省就省了。工厂制造出来的东西买的人少了!他就会裁员。裁员继续引发失业!陷入恶心循环。我觉得这才是根本原因。就比方说以前地摊上卖衣服的!卖个七八十的都有不少人买。现在25块钱两件都没什么人看。
再说一下其他的基本原因吧!直播这个行业其实不只是李佳琦业绩下滑。整体都在下滑。除了经济不好还有就是审美疲劳了。观众已经看累了。就大部分观众还是愿意去电商平台搜索。想买什么搜索一下就出来了。不会像在直播间里蹲多久。才能出来自己想买的东西。直播这东西本来就是个兴趣电商。兴趣过头了。观众也感觉累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都是噱头。在他们直播间里买东西并没有便宜到多少。在别的渠道同样可以买到。甚至有的直播里面价格会更高。甚至会以次充好。圈了一部分之后,利用观众的热情和信任感消费!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或者是某一个群体丧失信任感的时候。你觉得他还会再来买你的东西吗?
我作为一个女装商家我都看不惯。真的就太离谱了。成本20块钱的东西。他跟你吹的天花乱坠,说是什么羊毛的、德绒的、卖79块。还跟观众说自己亏着本在卖,亏了多少钱。我看着就挺迷惑的,他说的要是真的成本多少钱,他心里没点数吗?他的卖价都抵不上那成本。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去年的时候。有个大叔来查消防。来的时候我们就闲聊聊天儿。他问我们是做什么的,我说我们是做电商。带一下抖音做!于是被问做的怎么样?答曰:不行!于是这大叔说年轻人不要莫不开面子。向那些网红学习一下。太老实真的不行的,坏的说成好的,没谱的说成花。生意肯定好的。赚钱嘛,不寒碜。我讪讪一笑,略带坚定的口气说:钱肯定是都想赚的,但是要讲良心。我只想说站着把钱赚了。而不是跪着。
电商太难做只是相对巅峰时期的表现差强人意,疫情时代,除了个别药企,核酸检测等相关行业,没有哪个人、哪个行业是容易的。
李佳琦的直播数据下降,一方面是直播的新鲜感已过,另一方面是整体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客观体现,消费者购物变得理性而谨慎。
直播只是线上玩家的一种销售方式延伸,并不能代表整个电商行业,它本身就存在一个风口。原先顾客通过电商平台按需求去寻找商品,因此相对理性,有了直播以后,就变成了冲动消费,在李佳琦oh my god 地不停叫唤下,很多人忍不住跟风买了某件商品,价格也确实是实惠的,像是不买就错过了占便宜得机会,实际上到货以后,往往会发现很多商品压根不是自己的需求,所以直播行业的退货远大于正常的电商平台。
打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你的水平明明没有变,但顺风局你就觉得自己玩得很溜,逆风局你就怀疑人生怒骂坑队友。但真正的问题是环境发生了变化,顺风局厉害只是选的职业刚好有优势,而逆风局是对面职业选得比较有优势且发挥得更好。
所以回到电商也是如此,李佳琦还是那个李佳琦,数据下降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客观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之下,人还是那群人,货也还是那批货,要说直播难,那实体店才叫惨淡,因为它们受影响更大。
电商的出路在哪?让我想起了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打工奇遇》,里面赵丽蓉写了四个字: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