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为了邀功争宠,也为了监视对方的情报与行动,军统和中统都会秘密安插眼线。电视剧《风筝》里军统的女译电员就是中统卧底,最后被发现后扔进嘉陵江。
同样,在中统局的机关和各省党部,军统也会安排人员掌握对手动向,国民党很多党政军机关里,双方的秘密情工都是交叉存在的。
最出格的一次,戴笠安排自己的情妇向影心去接近中统的幕后老板陈立夫,指望通过美人计将眼线安插进中统高层,结果不但好色的陈立夫中招与向影心跳舞吃饭打得火热,其兄陈果夫也拜倒在向影心石榴裙下,戴笠差点将中统两位大佬一起拿下。
没错,就是后来嫁给毛人凤的向影心,这个美女是戴笠一手培养起来的军统特务,代号“裙带花”。
就在向影心无限接近成功的时候,在一次舞会上,认识向影心并了解她与戴笠关系的一位中统外省要员周其,发现了她勾引二陈的企图及时通报,二陈吓出一身冷汗,立刻断绝了与向影心的来往,戴老板计划失败。
(陈立夫像)
但是作为都对蒋介石负责的两个特务系统,他们之间的玩法是有游戏规则的,就是严格家规,与对方老死不相往来,一旦发现渗透者或双面人只能秘密处置,绝不声张。
否则闹到蒋介石那,都没有好果子吃,尽管他们的争斗是蒋介石所喜闻乐见的,但是需要有个底线。
抗日战争期间,中统局实际负责人徐恩曾大肆参与走私和倒卖假钞,结果中统大特务郭紫峻与戴笠手下有染,将情报转给军统。戴笠按图索骥,让军统特务在徐恩曾指定的运假钞路上设卡拦截,一举拿获证据,随即写报告直呈蒋介石,蒋氏大怒,命令军统彻查。
(陈果夫像)
调查结果,徐恩曾私吞缴获之假币用于自己消费,证据确凿。同时戴笠呈上其它眼线搜集的关于徐恩曾在成都放高利贷,走私贩私和仗势欺人等等不法事实 ,1945年1月蒋介石手谕:“着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职,永不录用”,估计不是二陈力保,徐副局长脑袋都得搬家。
就跟宫斗剧一样,蒋介石算是皇上角色 中统军统是朝臣势力 ,一直到台湾,蒋经国将两个系统合并,类似情况才不再发生。
(中统局副局长,实际控制人徐恩曾)
当然会安插眼线,而且斗争惨烈,互相揭短。
中统和军统既是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特别是戴笠为人谨慎心机,自然会与徐恩曾等人暗中斗法,培植私人势力,为组织服务。
实际上,抗战时期是中统,军统的发迹期,业务虽然各有负责,但是却难免重合,情报是稀缺的,功劳却有限。
中统的背后是cc二陈支持,军统是蒋介石一手扶持组建,故而军统的势力一度盖过中统,戴笠受宠而徐恩曾屡屡碰壁,也可以理解了。
不过在基层的力量,中统大于军统,军统的特长是特工,暗杀和军队监视。 徐恩曾的倒台,就和戴笠打小报告有关。军统对中统头脑暗中观察,自然少不了安插眼线。
官场上的事,尔虞我诈,宦海浮沉。双方偶尔还进行美人计,牺牲色相,互相掌握对方的动态信息。
抗战胜利后,中统、军统由于势力庞大,尾大不掉,行动诡秘,组织枝叶丛生,特工和外围人员近百万,几乎是独立王国,超出了职责和权力范围,成为组织旁生的毒瘤。
特务是上不了台面的,谍报工作也属于秘密进行。
可以想见,蒋介石是不允许游离于自身权威之外的组织出现,从而威胁掣肘自己的。老蒋本来就是以组织约束组织,失去作用后,编制自然要取消。
中统军统的命运类似,最终都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戴笠摔死,徐恩曾退出政界经商,继任者无法发挥扩展,逐步被纳入政府机关。
下一篇:只流经一个国家境内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