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
admin
2023-06-06 16:32:00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称,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早些时候,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报也指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连续延续到第二年。

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冬季发生“双峰型拉尼娜”。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虽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但是现有数据证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那么何为拉尼娜?它和厄尔尼诺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们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呢?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诞生记

秘鲁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由于秘鲁寒流是强大的上升性寒流,能够把海底的淤泥上泛到海面,从而给浮游生物带来营养物质,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又成为了鱼虾的饵料,使这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

19世纪时,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渔民发现,每隔几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都会出现自北向南的暖流,使得秘鲁沿岸海水比正常时候偏暖很多,造成秘鲁渔场中喜欢冷水的鱼类大量死亡。由于这种情况在圣诞节前后最为严重,因此当地渔民称之为“小男孩”或“圣婴”,秘鲁渔场也因此成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源地。

厄尔尼诺发生时海表温度偏暖;拉尼娜发生时海表温度偏冷

自然界的事物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有“小男孩”就会有“小女孩”。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异常偏冷事件就被称为拉尼娜(西班牙语中“小女孩”之意),它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高出常年平均值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这种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反之则是拉尼娜事件。

正常情况下,中东太平洋表面海水被太阳晒热后,会在向西的信风作用下吹向太平洋西部,使得暖水在西部堆积下沉,因此西部海平面要比东部高将近60厘米。暖水堆积也使得海盆西部气温较高、大气垂直上升。海盆东部海水被向西输运造成水体亏空后,会由下层的冷海水上升而填补,进而冷却海表,导致东太平洋气温较低、大气垂直下沉。因此在太平洋上空,形成西上东下、低空东风而高空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圈,被称作沃克环流。

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1

正常状况下的海洋和大气状况

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2

厄尔尼诺发生时的海洋和大气状况

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3

拉尼娜发生时的海洋和大气状况

当沃克环流变弱时,自东太平洋向西堆积的暖水变少,由于太平洋西部海水变冷、东部海水变暖,就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而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西部海水变得更暖、东部海水变得更冷,就形成了拉尼娜现象。与“小男孩”相比,“小女孩”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持续时间也较短,但二者又相互依存。当厄尔尼诺还在尽情展示着它的巨大威力时,拉尼娜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孕育,然后在厄尔尼诺消退后接替上场。

“小女孩”发脾气了

正常情况下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而极地地区温度低,空气下沉,高空产生自北向南的风场。在地球旋转的作用下,由赤道向北极运动的风场不断右偏,在中纬度形成环绕地球一圈的西风带急流。极地的冷空气因此被西风急流牢牢束缚在北极圈附近。赤道和北极的温度差异越大,西风带就越强,对极地冷空气的束缚也就越强。

正常情况时极地冷涡与西北带

拉尼娜时西北带容易减弱,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地区变冷,如果遇上北极也异常增暖,那么赤道和北极的温度梯度就会减弱,使得西风带减弱,从而不能有效束缚极地冷空气。这样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就会频繁南下侵入中国(即发生寒潮事件),从而导致中国冬春季节的极端寒冷天气,而在其他地区则会伴随南方暖空气向北的移动。

厄尔尼诺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4

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主要通过调整全球天气系统(即“大气桥”或“遥相关”),从而对千里之外的东亚、南亚、非洲、北美大陆上的国家和地区造成重大灾害性影响,如发生大暴雨、干旱、极端高温、严寒和超强热带气旋(或飓风)等。2020年12月底至2021年1月初,席卷全国的重大寒潮过程就被认为与拉尼娜状态有关,因为拉尼娜一旦达到一定强度就容易诱发寒潮事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尽管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却可以给千里乃至万里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影响。虽然科学家们在预报它们的发生时间和强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全面掌握其演变规律还有很大差距,有待未来更多的探索。

“拉尼娜”通常指的是海面温度持续偏冷所产生的一种异常低温现象,在我们普通人理解就是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气温会比往年相对要低一些。“拉尼娜”现象也叫作“反厄尔尼诺”现象,表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后,除了气温降低之外还会产生一些类似于全球性的气候混乱的现象。因为这种现象会异于会常年的气候,所以有人认为“拉尼娜”比较可怕。其实历史上也出现过“拉尼娜”现象,虽然有破坏力,但只要应对及时和做好准备,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拉尼娜”对于气温的影响较大

这些年我们经常会听到“拉尼娜”现象这个词,而且据说今年也有可能是出现“拉尼娜”情况。所以引起了许多人的惊慌,认为这是会引起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其实不需要太惊慌,“拉尼娜”现象我们以前也经历过,它主要是指太平洋的中东部海水会发现异常变冷的一种情况,带来的影响就是气温会照比往年低一些。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经历一个比较寒冷的冬天,这或许是比较令人难过的一件事。而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也有可能会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往年也发生过,带来了不同程度灾害

“拉尼娜”现象其实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但是它相对于“厄尔尼诺”现象要少一些。“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会给气候和农业等方面造成不小的影响。一般会出现“冷冬热夏”,还会使原本温暖的南方出现大风降温的情况。因为异常寒冷,所以往年的“拉尼娜”现象就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减产严重,而受这些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也会波动也较大。

“拉尼娜”的破坏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拉尼娜”现象可以使得全球性的气温发生混乱,这是比较严重的一件事。南北的气温发生极大变化,并且有大范围的降温情况,低温和大雪的天气也会较往年多。不过,“拉尼娜”的破坏力并没有“厄尔尼诺”现象那么严重,只要做好监测和灾害预报,人们做好预防还是可以做到减少损失的。

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5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6我国预计在十一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状态图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
十字架的车标是什么车 十字架车... 作为一款经典的礼宾车,林肯领袖一号十字盾形车标镶嵌在车头的正中位置,特别醒目,极有视觉冲击力,磅礴大...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