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梦幻宇宙观》
庄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丶哲学家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文学家。
由于庄子与老子都主张“无为”,所以历史上人们将庄子归类于道家学派。其实这种归类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对庄子的学说和老子的学说没有作本质上的区分。
深入地研读庄子的哲学思想,就会发现他的宇宙观与老子的哲学思想丶宇宙观有根本性的不同。
老子的哲学是以“道”为本的哲学,而庄子的哲学则是以“幻”为本的哲学。两人对宇宙的本原的认识是完全对立的,向我们后人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认识宇宙的途径。
老子在二千二百五十多年前,就直觉地认识到,宇宙有一种本原,那就是“道”。老子提出的“道”的概念,既是物(实体),亦是理(规律)。如同现代的生物基因,既是生物构成物质,亦蕴含遗传密码。由此基本概念出发,以辩证逻辑推导出老子的宇宙观模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宇宙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过程。这个精辟的“老子猜想”与当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相通的。宇宙由最初的一个奇点(道生一,一生二,……寂兮寥兮),以其原生的、固有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通过扩张、演化形成了如今大宇宙,并且在继续演化、发展。
庄子的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梦幻哲学。他认为,人生、宇宙及世间万事万物并无根本区别,只是一种幻象:“有先天地者,物耶?物物者非物”。万物的本原不是实物。他猜测人生及万物不过是虚幻的“梦”。他梦中变为蝴蝶,醒来“不知庄生化蝶,还是蝶化庄生”。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其实它却是一种先驱性、开创性的伟大猜想。近代英国的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或许不过是受化学物质或者电流刺激的“坛中之脑”。古代的庄子以其“哲学之脑”,创想出一个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无何有之乡”,自己在其中作“逍遥游”:何为人生,何为梦也?
在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从仅能模拟简单模型发展到能够模拟极其复杂的事物了。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人们完全可以设计制造出模拟整个人类社会及宇宙空间星体运行的超巨型计算机。据此,有人提出“生命、宇宙及万物”可能是一台自然界超巨型“电脑”所推演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只是某种虚拟景象,而不是确有其物。我们人类自身不过是这个虚拟宇宙中的造物。
古代庄子的“宇宙观”与现代人关于“虚拟世界”的观念是相合的。可以预见,未来人们进入人造的“虚拟世界”(无何有之乡)中,可以实现个人的所有愿望。
个人对庄子的理解,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思辨。庄生晓梦迷蝴蝶,一直觉得这个"蝴蝶与我"的辩证思想很有意思,我现在都觉得或许我们的思想都只是一种更高级生物梦境中的活动。
米兰•昆德拉的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多少有点相近的意思吧,或许,蝴蝶并不比人类更渺小与微不足道呢?
二是无为。他那句很有名的"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种对时势洞若观火的判断,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干脆明了的拒绝的智慧,真的没有第二个人了。
相比之下,让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是不是就有点功利、心机与扭捏了呢?到《出师表》的时候,只能"临表涕零"了。
当然,这都只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无谓对错。但是相比"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的诸葛亮们,我就是更喜欢"在烂泥里摇尾巴"的庄子。
上一篇:点映和首映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