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的发掘历程:1987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了多达14次的考古发掘并发现了汝窑中心烧造区。
2000年期间由中国考古协会理事长徐苹芳、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副会长安金槐、朱伯谦、王利英及耿宝昌,宋伯胤、赵青云等参加的“汝窑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考察了窑址现场后一致认为:苦寻觅半个世纪之久的汝窑瓷器烧造区终究找到,并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在中国宝丰汝窑博物馆只有1100余件极其珍稀的汝瓷文物集中展出。传承有序的大概是“67.5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德博物馆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0.5件,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存世量非常之小!
现在出现大型著名拍卖会的汝窑瓷器都是传承有序的精品汝瓷。在文物古玩市场出现的汝瓷基本上是后世仿制品。所以在大型拍卖会上价格非常昂贵!而在文物古玩市场交易中基本价格一般!
作者JINFENGYI
这些民间大藏家要么是幸运过头要么就是聪明过头把自己都骗了。
这么珍贵的瓷器在当时都是稀世珍宝,皇帝爱不释手。时间过去了千百年遗失损坏只能是越来越少。
但是这些愤愤不平的大收藏家手里各种器形和年份的品种齐全品相完整,完美!
这就是当年数学课没逃学了,不知道“概率”二字意义是什么,不知道这事儿概率是多大。而且收那么多件概率是多大。
这些人是听不进去劝的。
愤愤不平说大公司不收不认“民间的好东西”。麻烦想想清楚这些公司是挣佣金生存的。真的是重器他们会说这来自“民间”我宁可损失几千万佣金我也不拍。这是什么逻辑?!
哭笑不得,国宝帮的藏品也是哭笑不得。
而且我接触这么多人还发现一些按图索骥的人,这圈套也比较阴损。遇见好几个爱收藏的手里拿的各种印制精美的书都是盗版书。书都分不清好坏指望他们分得清藏品真假?
这位朋友提出的具有普遍性,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本应“知识”主导、决定和管控“经济”,“知识经济”才能正常发展、健康发展、良性发展;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谓的“知识经济”却堕落为了“特权经济”、“威权经济”、“腐朽经济”,“经济”反过来主导、决定和管控了“知识”。
首先,“拍卖公司”属于特许经营,不是谁都可以开的,特许变特权,特权易腐败,已成定理和常识,无需赘述。
其次,《拍卖法》明文规定:由于拍卖标的物的复杂性,所以拍卖方对拍卖标的物的真实性没有保真义务。这一条又给了特权在握的拍卖公司足够多的展示特权的勇气和底气:谁管你真假?什么是真假?我说真,假的也真;我说假,真的也假!2005年吴冠中假画案在有吴冠中本人证明画作系伪作的情况下,北京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原告败诉,其影响之恶劣罄竹难书!
正是由于从根源上的腐败,所以导致了“古董鉴藏”这本来应该属于“知识经济”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而明珠蒙尘,核心就是不必求真、不必管真、不必辨真!因为一方面真假不是由“知识”说了算的,是由特权说了算的,是由市场说了算的,是由包装出来的“专家”说了算的!另一方面你真也没用,真你没关系、没金钱你也上不了拍卖,真你也只能混迹于垃圾场、破烂市,你也卖不上价甚或根本变不成钱!
所以说,中国鉴藏市场有真专家吗?有真藏家吗?有真行家吗?有真大咖吗?所有浮在面上的都是浮游生物耳!求真务实为本的行业却被一帮无知之士、无耻之徒、无能之辈践踏、蹂躏、侮辱至斯!哈,其欲灭亡,必先疯狂!物极必反!大乱必大治!冬天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相信自己!相信真理!相信真知!辩证地看,众人皆醉我独醒,恰是捡拾黄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