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1046年,周朝第2代君王有一场很出名的战役,周武王开始牧野之战。这场战役,作为分封制的开端,经常被史学家拿出来研究。
周朝就是影视剧《封神榜》发生的年代,而分封制作为最早的国家管理制度,非常有趣。为什么有趣呢?
众所周知分封制的建立在于周朝,分封制特点主要有两点:
1. 分封制明确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各个分封的诸侯国具有土地管理的权限,行政权限和军事权限
2. 分封制主要多数是针对亲族,极少情况会分封功臣。大家熟知的姜子牙,就是最出名的一位被分封的功臣。
这也就是说,周王朝和分封国的局面,就像荷包蛋,蛋白在蛋黄外围绕了一圈,也像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好处是平时只需要诸侯国每年进贡,保护国都,那么里面的蛋黄这就是国家最安全的地方。
但坏处也非常明显。因为这种形式虽然便于管理,可是一旦分封国联合攻主,那么里面的这个周王朝就必死无疑。
分封制的起源便是起前文提及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发生在1046年,那时候分封制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一举击败商朝主力,从而逐鹿中原。
这时候周武王就进行了分封制,把攻占下来商朝的土地全部分封给宗族亲人和少许功臣。以当时社会前提下来说带来的好处是巨大,因为古时候信息传递比较落后,要是哪个地方有叛乱,或者诸侯国间人心叛乱,周王压根来不及处理。
现在变成各个地方都是周武王身边最亲近的人在进行治理。很多决策可以速达到国家领导人身上,且诸侯国间更加团结了。这个制度,让当时的周朝社会迅速发展起来了。
但是往往以这样分权化的模式,时间只要过得太久亲族血缘变得稀薄的时候,引领社会走向弊端的问题就出现了,像前面所说一样,分封制明确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各个分封的诸侯国具有土地管理的权限,行政权限和军事权限。
不久之后,诸侯的欲望和野心,就在地方权力过度集中下,逐渐显露。
试想一下,当其中一个小诸侯国欲望在被无限地放大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小地方已经可以行驶这么大的权力和资源,为什么不去攻占一个更小的国家,让土地和资源更加的扩大?
而历史进程到了周朝后期,国家政权已经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周朝后期的多代君王碌碌无为,只要下面的诸侯国还尊俯首称臣,那他们便可以放任其自由。
于是乎,在国家缺少管理制衡机制的情况下,各个诸侯国今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后来慢慢的诸侯国的开始发展的有规模了,有几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慢慢崛起,历史从这里开始进入春秋时期,其中以楚国最为强大甚至已经派兵把周朝的王都围起来,这时候周王朝的领导者才发觉虽然下面诸侯国还尊他为王,但是已经不再把这一个王朝当一回事。
所以从这里可看出,随着时间分封制的弊端主要有几点,第一国家缺少或者从来没建立监管机制,造成了权力被个人私有化。
第二作为管理者如果一味以侥幸心理,固步自封去治理一个国家,最终只会做成王权旁落,王朝慢慢衰败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