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是为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每年一到中秋节前后,就会有大量游人来到钱塘江边,观看潮涌景象。
钱江涌潮壮观自不必说,而且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不同的位置,又分化出不同类型的潮涌现象,这在其他江流当中,显得尤为独特。
钱塘江的入海口,是一个喇叭状的大口子。当潮水从海面往江里涌动时,首先经过海宁丁桥镇,由于常年受泥沙淤积的结果,这一段江中出现了一个沙洲。经过沙洲的潮水一分为二,绕过之后又重逢,就形成了著名的"交叉潮"。
继续往里,潮水就会形成一条长线,轰隆隆地向前推移,是为"一线潮"。看一线潮最好的地方,则是在海宁盐官,在这一带潮头相对比较高。
然后还是在海宁段江面,有一个叫老盐仓的地方,由于这一带为了保护海塘,就修建了不少丁字坝。当涌潮撞击到拦河坝,江水直冲云天,就会形成"冲天潮",并产生巨大的声响。
然后部分潮水冲过河坝,继续前涌,还有一部分就会因为受阻二原路折回,形成了奇特的"回头潮"。
生活似旅行,有缘即同行!更多旅游资讯或江南游线路定制,请关注本号:【笔尖上的旅行】,一个致力于让文字带上趣味和态度的旅游创作号!
一潮多看,有一线潮,回头潮,交叉潮等等。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一日两潮,所以天天有潮看,月月有大潮。每年的八月十八作为一个节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有直播。海宁在钱塘江边的规划也非常好。
为什么会有钱江潮?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北面的长江从上游挟带泥沙逐渐在杭州湾北岸形成太湖冲积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独特的河口形状。
现在,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咀至南岸的镇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盐官,江面竟缩小到2.5公里宽,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
喇叭形的河口结构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汇入杭州湾,推动湾口附近沉积的泥沙向湾内移动,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坝,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一个个沙坝的阻碍,前锋变陡,涌出水面,不断涌来的后浪又推动着受阻的前浪滚滚向前。
与此相同,由于受喇叭口形状的约束,河口越往里缩,潮水与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附近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