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
admin
2023-06-07 01:21:53

世人都说叶公好龙,但是当他真的遇上了真龙,却吓得面无颜色。叶公对龙的热爱是真正的热爱吗?显然并不是,不然他见了真龙也不会是那样的表现。那什么是流于表面的热爱,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爱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叶公好龙”这个古老的故事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图1

《叶公好龙》 10.8cm×12.5cm 2015年

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寓意直到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周东申

该作品题材取自西汉·刘向所著《新序·杂事五》,原文如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该故事意在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图2

《叶公好龙》 (局部)

周东申先生将上述文本语言所形成的语象,用写实性的表现手法实现图像叙事,更为直观、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周东申先生忠实于文学原著中的描述,抓住真龙到来而叶公子高却被吓得跌倒在地的情节进行细致刻画和呈现。画面触目所及的事物皆有龙纹,呼应了“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一只真龙从天而降,自左边的窗户探头于室内,呼应了“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子高见真龙而被吓至全身趴地、失魂落魄,呼应了“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如此曲折离奇、精心动魄的情节,被周东申先生浓缩于一帧小小的画面之中,又令观者观之如身临其境,实为不易。在这件作品中,文本与图像真正实现了互文与转换,彼此非常契合,毫无牵强之感。

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图3

《叶公好龙》 (局部)

无论从构思,还是到构图,周东申先生都紧密围绕“叶公好龙”的故事情节展开。画面采用方形构图,背景为白色,主体形象为黑色或灰色,在黑白对比中呈现和凸显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画面主体为全身趴在地上、失魂落魄的子高,以及左侧从天而降的真龙,他们头部被置于画面中心,眼神交通融汇,揭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为了展现叶公子高好龙之甚,周东申先生颇为具象地表现了叶公子高的服饰和其居室中家具器皿等身边触目所及的事物,细致地雕刻了龙纹图案,还原了他所生活的那个被龙纹所环抱的语境。从天而降之真龙的活龙活现,与叶公子高失魂落魄的情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他们之间的那条留白,既起到分割画面上下的作用,又阻隔了真龙与叶公子高,为天与人、龙族与人类划清了界限。此处的留白、画面左上角的留白、右下角的留白,与真龙与叶公子高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凸出画面主体内容的作用。因此,观众在欣赏该作品时,会首先被真龙与叶公子高的形象所吸引,进而理解和了解叶公好龙这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图4

《叶公好龙》 (局部)

在该作品中,周东申先生以线造型,以阴刻和阳刻两种技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黑白对比的形式美感和艺术效果,在线刻艺术的基础上生发和创新,其线条以写实为主,蕴含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笔断意连”等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趣味。周东申先生将画稿通过木刻的形式转换为版画语言,实现了二次创作。

叶公好龙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叶公好龙一般嘲讽什么样的人图5

《叶公好龙》 (局部)

周东申先生通过该作品具象地讲述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对世人有所教益和警醒。喜欢一个人或喜好一件事物,要发自真心、真情、真意。真正的喜欢或喜好不是一个摆设或样子或炫耀,只有摸清了、认识透了,这样的喜欢或喜好才是能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

——云沙西河

可见,叶公对龙的热爱只是流于表面的热爱,真正的热爱绝不是叶公好龙式的停留在表象,真正的热爱需要我们发自内心,付出真情。就像周东申先生对版画艺术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这才是真正的热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