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出自兵权谋代表人物韩信,还涉及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关联到的成语典故还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和约法三章。
刘邦和项羽攻秦时相约,谁先进入咸阳谁先称王。刘邦虽然兵力弱于项羽,但刘邦先打入了咸阳,刘邦知道自己实力弱于项羽,不敢擅自称王,项羽鲁莽的封刘邦为汉王,自封西楚霸王。划山川险峻的山区给汉王刘邦,并将山区的出口封给秦朝降将章邯,堵住刘邦。刘邦听取张良建议,进入山区后将进山的通道栈道放火烧了。烧栈道的目的一是迷惑项羽,刘邦不会出山和项羽争夺天下,二十防止项羽攻击刘邦。等到刘邦羽翼丰满了,能和项羽一比高下的时候,刘邦听取大将军韩信的建议,明地里派人去修栈道,好像是要出兵关中,来吸引项羽的注意力,暗地里出兵陈仓,打项羽一个措手不及。韩信的奇谋起到了奇效,章邯听说刘邦要修复栈道,笑的前仰后合,说刘邦“是谁让你把栈道给烧了,现在又来修,那得修到哪个年头啊”。可能章邯的笑声还在绕耳,韩信率大军抄小道袭击了陈仓,陈仓守将被杀,随后章邯也受到军事打击,兵败后自杀。
这场战役是一场标准的“兵权谋”战略布局,先谋而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阴晴风月都可以当做兵来用。布局用时时间长,敌人一旦遭到攻击将毫无防备。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区)。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当时刘邦比项羽先攻入咸阳,项羽围困刘邦,刘邦投降,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刘邦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反抗项羽的意思,拆除销毁了蜀汉之地到中原的唯一栈道,表明自己无争夺天下之心,后韩信投靠刘邦,发现陈仓古道,刘邦兵强马壮后拜韩信为大将军,假装重新修建栈道出川,而大军偷偷走陈仓古道!项羽把军队驻扎在栈道外,却被从陈仓过来的蜀军偷袭后方!
当时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问韩信需要多少兵力能击败项羽,韩信回答多多益善,于是又有多多益善这个成语!
这是汉刘邦走出困局、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战,也是汉初三杰之中的韩信、张良协同完成的经典战例。
因为领兵打仗的是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韩信,故而今人多将这个功劳记到韩信头上。
实质上是谋士张良先给刘邦出了一条明修栈道的计策,意指将原来烧毁的栈道再行修复起来,给人以要从此出兵的假象,以迷惑和麻痹秦之悍将雍王章邯;然后韩信带兵从陈仓暗出,侧击没有防备的秦军,使其阵脚大乱首尾难顾,一举击败了气势汹汹虎视眈眈的雍王章邯、赛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所帅的秦军主力,平定三秦,占取关中宝地,以此为辐射,开启了大汉王朝波澜壮阔的征战之路。
归结到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大将军韩信无疑。
说到韩信,那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仙人物。他自己屡出奇兵,连战连捷,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成为西汉开国第一人,被后世誉为“兵仙”、“神帅”,古之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只是可惜了韩大将军这样一个军事奇才,在锚定汉室江山之后,自家也被猜忌狐疑,终于被刘邦找了个理由,抓回长乐宫,又附以谋国造反的罪名,被狠毒的吕雉和萧何设计密谋,囚斩于钟室,走完了33年雄浑浩荡而又窝里窝囊的一生。
历史上关于韩信的成语有很多,哪一个说起来都是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这也是韩大将军留给后世的经典佳话──
胯下之辱:韩信未出道之前的最腌臜往事;
国士无双:韩大将军的历史评价;
略不世出:韩大将军的军事成就;
功高震主:大将军被害的因由;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战例;
十面埋伏:同样是大将军著名战例;
拔旗易帜:大将军的无敌韬略;
传檄而定:大将军决胜千里的实例;
多多益善:大将军带兵领军的卓荦才能;
四面楚歌:垓下让楚霸王自刎而亡;
战无不胜:大将军的辉煌战果;
伐功矜能:大将军的悲剧因果;
鸟尽弓藏:大将军的可悲下场;
兔死狗烹:大将军的历史轮回。
仔细品咂每一个词语,但能感受得到韩大将军的神勇无敌,还有他的无可奈何,更有他的千载悲歌。
上一篇:减肥能吃桃子和油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