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是很多画家所钟爱的题材,同时也是他们生活写照的缩影,记录和描绘了画家在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自己。而那个年代还没有照相机,自画像便成了画家纪录自己的一种方式,看起来酷似今天的自拍照。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作品往往交织着艺术家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透过艺术作品去了解艺术家。自画像,让我们看到他们或幸福、或快乐、或平淡、或跌宕起伏的一生,透过画面更直观的去感受。

关于凡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vanGogh),1853-1890年,生活于法国,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先驱。梵·高早期创作以灰暗色系为主,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并为之触动,融入了印象派的鲜艳色彩,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
梵高的生命仅仅37岁,一生坎坷而波折,在生命末期的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生前饱受生活困苦,而梵高去世后,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等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收藏于世界顶级的美术馆中,为后世所敬仰。
关于生活:
梵高的一生颇为波折, 下面是对他人生影响比较大的几个事件,并对他的精神产生着巨大影响。而梵高性格也由原来的孤僻、偏执,变的越来越古怪,精神开始出现问题,慢慢愈演愈烈,到出现幻觉,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

关于自画像:
自画像创作于1889年9月,据说是因为梵高认识的一名妓女,某天画完画后,梵高对妓女说 “我没有钱,你喜欢什么就拿去吧”,结果妓女边抚摸梵高的耳朵,边开玩笑说“我喜欢你的耳朵”,结果梵高就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了一块,包好给妓女送了过去,吓得妓女当场晕了过去,后来警察得知他患有精神病后,便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一个月后,梵高对着镜子,画下了这幅自画像。
在画像中,梵高的目光非常平静,没有疼痛,也没有惊恐,却流露出了哀怨和无奈。包扎伤口的白色绷带和他若无其事地叼着烟斗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梵高为何割掉自己的耳朵,历史上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具体真实情况如何,也确实无法考证了,我觉得也无须考证,我个人理解,无论是何种原因,这一行为都是理想主义的梵高对残酷现实的无声呐喊和抗争:我的每一幅画都价值连城,但却养不活我自己和我的爱人!
梵高的一生足够悲剧,1888年他在法国南部画出了无可替代的《向日葵》,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作品中充斥着无尽的生命力,我似乎看到那永不屈服的精神力,可是,在1890年7月29日,37岁的的梵高举枪自尽。他割掉耳朵的几种传闻我整理如下:
1) 梵高的爱情一路坎坷,曾遭到无数次的拒绝,甚至向自己刚刚成为寡妇的表姐求婚,也遭到了言辞拒绝,一次次的挫败感,让梵高悲愤交加,盛怒之下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2) 梵高患有遗传精神病,一次精神失常中割掉了耳朵。
3) 梵高在法国阿尔的时候,表现出同性恋倾向,当时恋爱的对象是高更,两同居在了一起,但两人关系较差,经常吵架,有一次争吵过后,高更但愤然离开了,梵高异常哀伤,为此割掉了耳朵。
4) 梵高当时找了很多妓女,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有一次事后没钱付账,妓女拉舍尔开玩笑跟他说:“没钱就用你的耳朵抵债吧,我很喜欢你的耳朵!“,谁知道梵高随后真的割掉右耳,送给了拉舍尔。
5) 近期几位德国历史学家提出了新的说法,说是高更发现了梵高找妓女拉舍尔的事,挥刀砍掉了梵高的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