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乐,不思蜀”
admin
2023-06-07 12:16:01

因为“此间乐,不思蜀”这种事情我刚经历了一回。这六个字概括起来就是“乐不思蜀”。

“此间乐,不思蜀”图1

乐不思蜀最早来自《三国志·蜀国·后主传》。据此书记载,蜀国后主刘禅被司马昭劫持到魏国以后 ,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吃饭喝酒时还经常有美女唱歌跳舞来助兴。刘禅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快乐,以至于不再思念自己在成都平原的蜀国,也没有打算回去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人们常用“乐不思蜀”来比喻,一个人到了新环境已经适应了,而且很快乐。就不再思念原来的旧环境了。

“此间乐,不思蜀”图2

不过,我“乐不思蜀”的经历跟刘禅相比实在差别太大了。首先我“乐不思蜀”的地方不是他国他地,就是我从小生活的故乡。其次回故乡没有人挟持我去,我是自愿回去。其三没有人在我吃饭时唱歌助兴。但是我依然“乐不思蜀”。为啥呢?

1、回故乡居住,没有工作和家务的牵绊,我觉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2、回故乡时只有母亲和一个好朋友 ,气氛非常放松,非常和谐。可以随意拉拉家常。

3、乡村空气清新, 景色优美。我可以去山间小路散步,也可以在自家小花园里赏花。

4、母亲每餐做好了香喷喷的农家饭,再喊我来吃,连碗都不让我洗。

5、乡村的夜晚很安静,但是有路灯。我就一边荡秋千一边抬头对着星空,发呆。

6、故乡有一座100多年前的老墙,我把它命名为村里的“著名旅游景点”,每天可以去旅游赏花。

所以呢,我就“乐不思蜀”了。

“此间乐,不思蜀”图3

“此间乐,不思蜀”这是亡国之君刘禅在投降魏国时的回答。有人说这是阿斗的大智慧,不这样表现乐不思蜀的样子,定会招来杀身之祸,难以善终。笔者认为,这不叫大智慧,只能算是贪生怕死的小聪明。苟且偷生没有尊严的活着,不如悲壮的死去。纵观他执政的后期(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用人不当,没有一双慧眼,不是大智慧;他不理朝政,贪图享乐;他在诸葛亮死后,显得尤为轻松,不断刷存在感,不肯建诸葛亮祠,甚至禁止手下人奔丧,这完全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哪来的大智慧?;亡国投降后,寻欢作乐,无所作为,甚至还不如南唐后主李煜,对亡国的追悔莫及和无限悲伤。正如他的词句写的那样,“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我是一个怀旧重感情的人。特别是对养育我的故乡故土,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至今我常常能梦见,正如我的《乡愁》和《乡恋》。

乡愁

客旅惊归梦,乡关笼雾烟。

浮萍无定所,根系竹林前。

乡恋

梦回故里小桥边,碧水西流绕屋前。

最爱堂兄烟煍肉,一杯谷酒一重天。

现在有许多的人,为了各种原因,告别家乡,象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顺着风向一路飘向离家很远很远的远方,或许有人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能让人眼界大开,渐渐地淡薄了思乡的情怀。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本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当诸葛亮死后,说刘禅失去了主心骨,自已就不上朝管理国事了,他一心游玩在宫中宴饮作乐,司马昭派兵攻击蜀汉,几乎没怎么费力就攻到了城下,刘禅一时惊慌失措就命人写了投降书自已绑上双手向司马昭的手下邓艾投降。

司马昭派人把刘禅接去了洛阳城,封他为安乐公,住宅里有金钱美女相伴,不久司马昭安排了一场蜀戏,一些蜀国的官员们看见了家乡的戏曲,不禁流下了思念故国的热泪,唯有刘禅看得非常专注,司马昭问他,你不想念蜀国吗?刘禅很快就回答,这里挺好啊我乐的不想念蜀国了。

想念远方的家乡,是人之常情,世上能有几个象昏庸无情的刘阿斗那样的人?我也离别家乡10几个春秋冬夏了,离别家乡不是我本意!尽管家乡的空气干燥,冬天又特殊寒冷,可在我心里,家乡永远是我特别在意的地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