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其中:东段重要山脉有五台山,主峰海拔3061米;北段重要山脉小五台山,主峰海拔2882米;南段重要山脉有板山,主峰海拔1791米。五台山(3061.1米)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大别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
综上所述,从跨越地域,长度,和海拔高度来看,太行山都要比大别山大。
太行山、大别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山体,总的来说,太行山比大别山大一些。
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东西地理分界线: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河北省与山西省的交界。 太行山脉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其中以沉积岩层为主,呈现不同的地貌,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区中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380公里,宽175公里,是典型的花岗岩岩层,顶峰多为花岗岩风化地貌。山地的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为江淮分水岭,大别山主峰多以“尖”命名,如驮尖、多枝尖、白马尖。大别山是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相传当年李白登上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赞叹“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横跨鄂豫晥三省,呈东南往西北走向,长270千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大别山主峰是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新建成的以白马尖为核心景点的大别山主峰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整个大别山区的核心旅游景区。大别山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基本上位于南京和武汉的正中间,正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别山对民国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汉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这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地理前提。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