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还是在除夕这天
虽然我们国家法定的春节是初一,但是心里的归属感还是在除夕这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准备该用的物品,准备各种食材,日出后贴上对联儿,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后之后,又开始忙碌各种供俸.做各种美食,一句话就是忙!虽然很忙,虽然很累,但是全家人都欢欢喜喜。吃过中午大餐之后又开始准备大红灯笼,有用蜡烛的,有用电的,忙得不亦乐乎,井井有条。到了掌灯时分,家家户户.村村寨寨的大红灯笼都亮了起来,亮的耀眼,红的喜庆。有更新潮的采用声控的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可说是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屋外边忙着,屋里面也在忙,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包年夜饺子,还要做几道压轴儿大菜。一切刚刚准备就序,发子的时间又到了。锅里面水烧得翻滚,饺子刚下锅,外面的鞭炮已经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礼花在空中闪着巨大的菊花瓣儿……欢声.笑声.鞭炮声交织成浓烈的新年交响曲,不论大人小孩儿都把笑容写在脸上,乐得不行……
总之,重头戏都在除夕这天。人们熬了大半夜,有的整夜没睡,到了初一已经没有什么精神头儿玩了,所以,我们国家所说的过年这天应该是除夕。
中国人过年,主要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理解如下:
1⃣️华夏族的习俗。
众所周知,年字最初指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它会伤害远古居民及牲畜,但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最怕火,所以冬天辛苦到头丰收喜庆时刻,人们点起爆竹一来驱逐这种怪兽,二来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后来又增加了守岁、压岁、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风,逐渐成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社交活动的仪式感。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张灯结彩,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吉祥话儿不离口,拜长辈讨红包
3⃣️年已超越一天的概念。
过年过年,过的不仅仅是初一这一天。且不说初一到初五每天各有各的讲究,甚至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有的农村讲究初一到初五不往家外扔垃圾(聚财),连唱几天大戏,初五迎财神、初六商家大开市,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非常热闹。
4⃣️并非每年都有三十儿,但不能说没三十儿就不过年了。
年三十往往指的是农历的腊月三十日,但农历年分大小年(大年365天、小年则不足),小年无三十、只有二十九,但无论是大年还是小年,人们照样开开心心过除夕、迎初一。
中国人过年,主要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理解如下:
1⃣️华夏族的习俗。
众所周知,年字最初指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它会伤害远古居民及牲畜,但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最怕火,所以冬天辛苦到头丰收喜庆时刻,人们点起爆竹一来驱逐这种怪兽,二来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后来又增加了守岁、压岁、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风,逐渐成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社交活动的仪式感。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张灯结彩,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吉祥话儿不离口,拜长辈讨红包,女婿看望老丈人,祭祖活动等等。这其中的很多习俗,都有特殊的仪程、讲究,千百年来已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3⃣️年已超越一天的概念。
过年过年,过的不仅仅是初一这一天。且不说初一到初五每天各有各的讲究,甚至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有的农村讲究初一到初五不往家外扔垃圾(聚财),连唱几天大戏,初五迎财神、初六商家大开市,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非常热闹。
4⃣️并非每年都有三十儿,但不能说没三十儿就不过年了。
年三十往往指的是农历的腊月三十日,但农历年分大小年(大年365天、小年则不足),小年无三十、只有二十九,但无论是大年还是小年,人们照样开开心心过除夕、迎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