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答案:
「阖家、合家」作为词语二者没有区别。
作为汉字「阖、合」造字本义不同,但都有「全部、整个」的引申义。
学术上,「词」和「字」是有区别的。
-----------------------------------------------------------
一、从汉语词语的角度来说,「合家」与「阖家」是没有区别,属于「一词多形」,也即所谓的「异形词(variant forms of the same word)」。
跟「合家」与「阖家」一样的「异形词」,如:
汉语中「异形词」现象很常见,「一词多形」和「一字多形」一样,影响语言文字的使用效率,所以要对其进行规范。
一般是遵循「约定俗成」的办法对「异形词」进行规范,也即选取使用比较普遍的词形为标准。
制定标准化汉语和汉字的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2颁布了最新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表》:【注1】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收录了388对异形词(非规范汉字异形词44对),如:
在这个规范性文件中,给「异形词」下的定义是——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二、从汉字的角度来说,「合、阖」的造字本义有所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引申义——「全部、整个」。
「合」始见于甲骨文,全字像「器皿有盖相合」之形,会「相合、会和」之意。
《說文》:合,合口也。
甲骨文和金文中「合」表示「会合、相合」。如:
《屯南》2350:「王其以眾合右旅」,意思是「商王使民众和右旅(军队)会合」【注2】。
「合」又引申出「合拢、符合、联合、合并」等等多个意义。
「会合」则成「整体」,「相合」则「完整」.........所以,很自然的能引申出「全部、整个」的意义:
【书影引自注3】
「阖」字诞生比较晚,始见于《说文》小篆,「阖」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门扇」:
《说文》:阖,門扉也。一曰:閉也。从門,盍聲。引自:【注4】
「阖」的本义为「门扇门板」,代指「门」。「门」可以「闭户」,引申可以表示「关闭、闭合」,「门之闭合」则为一个整体,所以再引申可以表示「全部」。
引自【注3】
综上所述:
「合家、阖家」属于「异形词」,同音、同义但书写形式不同。
「合、阖」造字本义不同,但都有「整体、全部」的引申义。
在「合家、阖家」中,「合、阖」都是用的引申义「全部」。
就如同「笔画」和「笔划」——「画」和「划」,造字本义不同,但都有「用笔写划」的引申义。
在我们印象中,可能觉得「阖家」更古奥,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在先秦、秦汉的经典文献中并没有找到「阖家」的用法。
从我找到的资料来看,「合家」的用法比「阖家」更早。
「合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
「阖家」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成书的《魏书》(北齐魏收所著):
(当然,不排除文献过于浩瀚我有所疏漏)
可能在我们的印象,字越写得繁杂就越古老、越正式。
但其实:「合」字比「阖」字诞生要早,「合家」也比「阖家」的用法早。
至于有人说「阖家」比「合家」更有「文化」,可能他们觉得越古奥、越复杂的字更有「文化」,x格更高吧。
我是看不出「阖家」比「合家」有「文化」!
参考文献
“阖家”这个词汇的出现距今已经很悠久。春秋时代,吴国有个国王的名字叫“阖闾”。阖指的是关闭,而闾则指的是大门。因此吴王阖闾的名字,其实是“关大门”的意思。
在古代,“阖”包括关闭的含义。阖家,抽象理解可以认为是整体的家,既全家的意思。
了解东亚语言史的朋友会质疑这样的一个事情:那就是韩国语和日本语中,都有发达的敬语体系,而汉语里为什么没有这种现象?事实上在我国古代的汉语里,这种差别也是存在的。比如,“阖家”这个词,含有郑重其事、对受祝福的一方表示尊重的含义,类似日韩语言的“尊敬阶”。
不过,因为“阖家”这个词类似“尊敬阶”的属性,因此这个词汇往往只能用于对方,并且含有尊敬意味。但是不能用于自身——比如你可以说“祝您阖家愉快”,但不能说“我们阖家”如何如何。
此外,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用语也存在着差异。在习惯上,“阖家”属于书面语的范畴,在使用书面致辞的范畴中,是使用“阖家”这个词汇的。
“合”字,一般认为最早出自于甲骨文。最初的含义指的是全身都能服从心思指挥,后来逐渐引申成为整体如一的含义。
“合家”这个词汇的含义大致上和“阖家”类似,不过,相比起“阖家”,“合家”属于一个较为中性的词汇。比起“阖家”,“合家”不大适用于书面语,“合家”一般应用于口头用语。
在应用范围方面,“合家”这个词汇所应用的范围要比“阖家”广阔许多:因为这个词汇的“中性”特征,这个词汇可以用在自己平辈和晚辈人身上,同时,也可以用来提及自己——这一点,也是“合家”和“阖家”极大的分野之一。
在当代,随着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既农业社会还未处于完全瓦解的局面下,后工业社会已经开始形成,因此,很多传统的文化没能来得及从容改变,就置身于一个比自身太过超前的时代里。因此,很多相似但又似乎有些不同的词汇让人感到迷茫。比如“阖家”和“合家”就是具体的例子。在当下,“合家”和“阖家”的分界已经模糊,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语义也将失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