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
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
高铁,是以“G”为代号
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
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
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
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
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
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
“火车”是泛指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是统称;“高铁”原本是“高铁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合,集合内包含多个庞大的系统,包括轨道系统、车辆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只有各大系统满足一定的标准,才能称之为“高速铁路”;“动车”也叫“动车组”,是归属于车辆系统中,一列车包含有多个动力车厢,故称之为“动车”;“高铁”是线路,“动车”是运行在线路上的车辆;普通人所谓的“坐高铁”,严格意义上没错,虽然“高速铁路”是路,不可能去“坐”,但是从语境分析,大家都知道这里其实默认的就是去乘坐“速度200km/h或以上的动车”,就好比“坐地铁”,“地铁”其实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铁路”。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最高运行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铁路被称为高速铁路,这种铁路只运行动车组列车,比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成渝高铁这些,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线路正线都是采用的无砟轨道。
动车又叫动车组,是车辆自身携带动力的列车,不需要机车牵引就可以自己运行,很多人以为只有D字头的列车才叫动车,事实上不仅是D字头,G字头、C字头都是动车组,只是速度不同而已,G字头是指最高运行时速能达到300——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D字头是最高运行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C字头是城际动车组,速度有快的也有慢的。另外城市里面的地铁列车、有轨电车、跨座式单轨列车都属于动车组的范畴。
火车是指铁路上传统模式的列车,依靠机车牵引车厢。早期的火车是蒸汽机车,驾驶室有一个烧煤的火炉,里面熊熊的烈火,所以称为火车,后来蒸汽机车淘汰,烧油的内燃机车和用电的电力机车成为了主角,但还是习惯称之为火车。
我的理解如下。
1、火车
高铁、火车、动车都属于轨道交通,火车的外延包括动车和高铁,火车是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最开始用煤炭等燃料通过蒸汽机作用来驱动机车运行,所以成为火车,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传统的燃煤蒸汽驱动逐渐被动力驱动所代替。现代铁路是经过电气化改造后形成的,它有很多配套的系统。火车也种类分的细,有载客的有载货的,还有军列,专列的。
2、动车
动车是动力车辆的简称,有动力机车和动力车厢两类型,动车装备动力驱动轮。所有的火车类都有动车即动力机车驱动前行,平时大家所说的动车是指的动车组,车厢由动力机车牵引,挂有的车厢或一节或者多节具有动力驱动功能,这些挂车的动力驱动和机车的动力驱动,共同作用带动整列火车的前行。在速度上可以分为城际列车,动车、和高铁。
3、高铁
高铁是火车、是动车简称G,相比普通的火车和动车他有特殊的要求,对轨道系统的要求高,速度要求高、高铁的速度按照目前国内的标准是时速大于等于2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是在普通火车和动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目前还在进行的超高速列车的研究,高速列车缩短了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加速了各地间的经贸往来,所以很多时候的大家看到一些地方为了争取高铁过境的激烈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