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的组合,而是一个人当时用的号,这人就是朱耷(1625-1705),他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与石涛、髡残、弘仁合称“四高僧”。为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朝灭亡后出家,为僧字号颇多,而八大山人是他最常用的字号。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朱耷通常将“八大山人”几个字连在一起写,“八大”连起来就像是“哭”字,“山人”连起来就像“笑”,这样的哭笑不得,他一个皇室子弟突然为了保命过成这样穷困潦倒的生活,正是苦笑不得,也表示了朱耷对于朱家江山的痛惜吧。


八大山人的画达到了中国水墨画“简单”的极致,真可谓“墨痕无多泪墨多”。他画的鱼、鸟,常常使人觉得有人的表情,好像孤独愤怒的人,用藐视、鄙视、轻视~~冷冷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
谢请。本来觉得没必要多费言辞,看了一些回答,特别是一些知名专家的回答(估计是团队代为发言),老陈感觉都没有回答清楚。这里稍微多说说。
八大山人自己曾经写过:“牛未没耳”,八字加牛字就是朱字,大字加耳字即是耷字。从这个证据看,八大山人的本名就是朱耷。

有学者否定这个朱耷的名字,理由很充分,因为八大山人从没有在任何文字材料中落款朱耷。老陈也认可这个逻辑,但是不能否定朱耷是八大山人的名字。因为朱耷只是八大山人的小名,是家人根据他耳朵大取的名字,这个小名当然没法作为落款。就像有个人小名胖子,他能在签名时写胖子二字吗?
八大山人姓朱,这是明朝皇族的姓氏。他曾经有个印章,江西弋阳王孙印,表明他的先祖是朱元璋的十七子,宁王朱权,弋阳是宁王的封地。作为弋阳王的九世孙,八大山人已经和平民差不多了,要功名也得参加科举。

古人有名,还有字,比如张飞字翼德,飞是他的名,翼德是他的字。那么八大山人的名是什么呢?在朱姓族谱中,他的谱名统銴(quàn)。他的字号则是由桵,和天启朱由校、崇祯皇帝朱由检同辈,都是由字辈。
综合介绍如下:
八大山人(1626年—约1705年),汉族,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开创了文人画的高峰。谱名统銴(quàn),俗姓朱,本名朱统銴,字由桵,小名耷,是江西南昌人。22-36岁避祸深山做了和尚,出家时释名传綮,僧字号雪个、个山、刃庵、驴、驴屋等。36岁后住在青云谱,亦僧亦道。57岁正式离佛入道,道名八大山人。

老陈最近发了不少关于八大山人的研究鉴赏文章和微头条,欢迎关注查看。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原名朱耷(dā),为中国画一代宗师
朱耷(1626年—约1705年),汉族,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谱名统托(quàn),俗姓朱,本名朱统?,后名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道朗、刃庵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是江西南昌人。
据说朱耷为朱权的九世孙(朱权为朱元璋第十七子),朱耷本为皇家子孙,可以说他是皇朝后裔,他在明朝灭亡后他便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之后改信了道教,便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明灭后他精神抑郁,经常神态癫狂。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方向。八大山人山水画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但因为他极富个性作品,现存于世界的《荷花水鸟图》、《牡丹孔雀图》、《安晚帖》等是他的代表作品。
八大山人能诗会画,书法更是精妙无比,因此他的画即使不是很多,但他有自己的题诗,意境就优美且面面俱到,他的画作,让人感觉到小而不少,这可以说是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巧奇妙。


八大山人是一个人,这是肯定的回答。至于为什么叫八大山人,其中还有一段辛酸的故事。
朱耷(1626至约1709),本名朱统,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个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本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其祖父乃诗人兼画家,父亲和叔父都善画。
朱耷十九岁时明朝灭亡,父亲去世,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归于空门。取朱耷二字之各一半以为己名,从此专心诗画,侍奉老母,兼顾弟弟。
朱耷的画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苍劲圆秀,高旷纵横,独出新奇,代表作有《鱼鸟》,《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等。
朱耷像王船山一样,明朝遗臣,又是皇族,为了保全自己及家人,他只能深居简出,避开繁华之地。他也有赵孟頫的才华,却不敢像赵孟頫那样引领异朝,成为画坛领袖,因为赵孟頫那样的个案很少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