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节(Girls' Carnival),未婚女性的节日。因为每年虽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但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因此就有了女生节,并定为妇女节前一天——三月七日。同时,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山东大学的女生节逐渐发展于中国各高校,代表之一是广东工业大学女生节,为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也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
三七女生节的由来
女生节,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山东大学发起,后发展于中国各高校,是一个关爱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通过开展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活动,引导女生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业务能力、心理健康的活动,是高校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
女生节最早起源于山东大学,第一届女生节于1986年3月7日在女生节宣传海报山东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此后各大媒体分别就“女生节”这一新生事物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女生节逐渐在象牙塔间蔓延。
女生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广大女生更多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心理健康,从容自信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女生正确看待和审视自己,帮助女生们走成长、成才、成功之路,在未来的路中洋溢自信与热情、希望此次活动带给她们一些创新的,有价值的收获,让校园里因为有女生的存在变得格外绚丽。
女生节的诞生,体现了女性在教育地位的提升,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升高。很难想象在以前也会有女生节庆祝活动,以往女性在社会的地位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到了共和社会,也不见的情况有根本上的好转:妇女依然受人歧视,也受人压迫。即使是到了解放后,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地位的确有了不少的提升,但远未达到平等的地步。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更多外来的文化渗透入中国人的脑里面去(最起码的,生男生女一个样这种思想已经在80年代后的人中发芽生长了),使得人们思想观念在不断改变(如绅士风)。
女生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般定义在3月7日。由山东大学首先发起,后扩散到各高校,是关爱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通过开展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活动,引导女生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业务能力、心理健康的活动。

节日活动 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
节日意义 促进男女同学间真挚地交流,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
设定地点 一般为各大高校
设立机构 高校社团,文娱团体等
设定时间 1986年3月7日

节日起源
女生节在国内最早起源于山东大学,国内第一届女生节于1986年3月7日在山东大学科学会堂举行。

每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从此以后就有了女生节。大家都把3月7日,也就是3月8日的前一天称为“女生节”。

“女生节”在高校中十分流行。高校女学生认为“三八节”是已婚女性过的节日,和她们没有关系。于是,就有了女生节。

庆祝群体
1. 高校学生
女生节的主旋律是一种人性关怀,能为大学发展中对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2. 公司白领
不少年轻女白领都表示,“女生节”不应该仅仅是小女生的事,小女人也一样可以过“女生节”。

女生节产生了,好多大学女性和公司白领都可以过女生节了!
那么,为什么没有男生节呢?
“光棍节”改叫“男生节”可好?

节日么,有些叫法可以有好几种,但都指同一节日,如春节,也可叫过年、新年等等,但意义都是相同的。
所以,“光棍节”算不算“男生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