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官职太尉主要掌管什么?
不掌管什么。
具体而言:
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九月二十五日之前,亦即在北宋的多数时间里,太尉(正一品)乃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之首。其或作为文臣的“本官”,即文阶官,用于寄禄【1】;或作为宰相、使相【2】、亲王等的加衔,以示荣宠。
注1:宋代官员的本品(真正的官品)及基本俸禄,一般都由“寄禄官(本官、阶官)”来决定,即用某种官衔来标志一名官员的真正级别。这有些类似于咱们现在官员的“行政级别”。
注2:使相,就是有着宰相地位,而无宰相职权的一种官衔。可以理解为“宰相衔”。
而自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开始,朝廷以原来的“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为新的“三公”。废除旧“三公”中的司徒、司空两官,并将旧“三公”中的太尉改成了武臣寄禄官中的最高一阶。从此时直到南宋灭亡,太尉(政和二年十月三日降为正二品)便又变成了武臣的寄禄官(武阶官),与之前的“太尉”不是一回事儿了。
不过,从具体职掌来看,无论前后哪种“太尉”,都是寄禄官或者加衔,而寄禄官、加衔当然是没有什么具体职掌的。
至于本问题下另外一些回答中所提到的“殿前太尉”、“殿帅太尉”——这些都是对以“太尉”的武阶官来出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3】的官员的一种通俗称呼【4】,而不是具体官职名。
注3:具体可参见我在【北宋末年的权臣,蔡京和高俅相比,谁的权力更大?】问题下的回答。
注4:北宋的例子如太尉、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南宋的例子如太尉、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存中(杨沂中)。
我又舔着脸皮自己来了哈,我是【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先来说说【太尉】这个官职的由来。太尉,西汉始置,为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太尉往往在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任命,事毕则改官。西汉军制,平时,中央军队分隶卫将军和诸校尉,战时任命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材官将军等诸将军指挥,太尉是皇帝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并不直接领兵。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复置太尉官,与司徒、司空为三公。历代沿置,均为加官,无实际职务。
到了我大宋朝的时候,定例以太尉为武官的最高等级,故习称高级军官为太尉。这个时候的太尉官衔并没有汉朝的三公的地位那么高,而且也不再掌管朝廷的最高军权,因为宋朝最高等级是太师、太傅、太保,接着才是三公。同时,大宋军方最高的机构是枢密院,最高的长官是枢密使。所以太尉是大宋军队当中的二号人物,地位次于枢密院枢密使。
虽然太尉这一职位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什么大官。很多时候太尉是一个临时的官职,打仗的时候才有这个官职的,平时是没有的。就像《水浒传》当中的第一个洪太尉,他只有天龙虎山时,才封个太尉。回来复了命之后,就不再是太尉了。原来是什么官,现在还做什么官。
第二个,小王都太尉,都太尉只是驸马的别称,也就是都尉,是古代的官职之一,是有一定的历史沿革的: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晋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
第三个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高太尉,他的官职是殿前都太尉,殿前指的是殿前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步军都指挥使司并称三衙,长官俗称殿帅、马帅、步帅。三衙是宋朝禁军的最高统兵机构,所以高俅也就是禁军统领,只有练兵的权力而不能调动大宋的一兵一卒。
上一篇:罗贯中的作品:罗贯中的历史经历
下一篇:世界读书日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