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没有猫呢?看看十二生肖的由来就知道了。
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是古代人们用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以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使用这些简单的动物纪年法,让普通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古人对动物的崇拜有关。据考古出土的秦简记载,先秦时期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基本相同。而最早记录与现代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物势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以及相配的十二地支,还融进了五行学说。“且五行之气相贼害,含血之虫相胜服,其验何在?曰:寅,木也,其禽虎也;戍,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
在古代中国,十二生肖也用来纪年,就是“干支纪年法”,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配合十二地支(即十二生肖)来纪年。现在的书法家、国画家创作作品时,落款也普遍用干支纪年法,这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猫是现代人非常喜欢的动物,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养猫,那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呢,传说,玉帝为了给凡人排定生肖,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位属相。这一天,天庭里召开生肖大会。那时候,猫和老鼠还是很好的朋友。它们生活在一起,情同手足。它们同时接到了玉帝圣旨,便决定一起去参加。猫知道自己好睡懒觉,怕误了大事,就在开会的前一天和老鼠打招呼,让它第二天叫醒自己,老鼠看猫长得漂亮,叫了它等于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所以独自开会去了,等猫醒来,已经错过了时辰,赶到天庭时,十二生肖已经选好了。老鼠看见猫来了,自觉理亏,赶紧溜了,回去找个洞躲了起来,猫呢十分恼怒,就天天守在洞口等老鼠出来评理,日久天长,猫就成了老鼠的天敌了。
事实上呢,猫并不是中国原产,猫应该是跟随佛教一起从印度传进中国的,而十二生肖的理论在先秦就已经有了,到汉代已经定型,所以猫是没有赶上好时候。
清朝时,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铜像,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按不同时分依次轮流喷水,称为“水力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将圆明园内无数珍宝劫掠一空,也掠走了这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到现在还没完全收回,不禁让人遗憾。十二生肖,不但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它已成为中国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相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生肖属相相随!
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牛无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胃、犬无胰、猪无眉、人则无不足”。它们最大特点都看不到眉毛。
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呢?其实很简单,中国人豢养猫的时候已经是很晚的一件事情了,据推测是在南北朝的时候,依赖于佛教这条道路进入中国的,所以说在早期时候的猫一定是寺院豢养的,那么这么说有没有证据证明呢?其实是有的,因为我们在这之前的所有文物中都是看不到猫的形象的,在文字记载中也没有。我们都知道西安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古都,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到西安的汉阳陵的墓葬去看一看,在汉阳陵中出土了大量的动物,比如猪、狗、鸡、鸭、牛、马、羊等所有人类豢养的东西都有,甚至还有鱼,但是在这其中就是没有猫,我们在其他的文物中根本就找不到猫的形象,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战国时期的时候我们的十二生肖就已经形成了,但那个时候猫并没有并没有从埃及引进到中国,所以人们根本就没有见过猫,养过猫,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猫这个形象,因此十二生肖中也就根本没有猫。
而从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没有猫。如果我们熟读唐诗可以知道,在唐诗五万首中直接写到猫的大概就三首,而在这三首中还有两个是和尚写的,这样就可以简单的证明它是跟佛教有关的,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多了,在唐朝的时候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没有写过,但是到了宋朝像黄庭坚就写过“养得狸奴立战功”,这里面说的就是猫,再比如秦观写的“雪猫戏扑风花影”这其中写的也是猫,而且也是在宋代之后绘画中大量猫的形象就出现了,元代的张国宾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叫“莫道出家便受戒,哪个猫儿不吃腥?”这也是一句流传最广的俗语。其实无论从什么角度解释,总结一句话就是,在十二生肖形成的时候,人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猫这种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