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医学家,他医生精湛,为人朴实善良,救济劳苦大众,他发明的“麻沸散”,在东汉那个时代,是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有载: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他的医术高超,使之与其他两位名医董承和张仲景被世人统称为“建安三神医”,在千年以后的今天,中国的医学界,将他亲切的称之为“外科圣手”和“外科鼻祖”,他也被作为中国医学界的一个骄傲,受到世间的“瞻仰”。
但是华佗之死,却成为了大家一直为他惋惜的一件事情,毕竟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医者,死的却如此轻巧,为了让大家能够“直观”华佗之死的原由,下面将通过还原历史阐述分析。

神医华佗画像
第一,华佗之死,源于他欺骗了曹操。
华佗因为医术精湛,因此被多位当时的东汉官员请到家中治病,这其中就有当地的县丞,也有当时的名士广陵太守陈登,最后还有当时的江东大将周泰,当华佗治好周泰之后,他就大家传的越来越神,恰巧,丞相曹操头疼病厉害,造访名医无果,听到下属提及华佗的大名,便让人去请他,就这样,曹操与华佗之间产生了关联,也为华佗之死埋下了“伏笔”。
曹操邀请来华佗为他治病之后,华佗很快便将他的病情稳定了下来,曹操的头疼病发作也在没有那么的频繁,华佗告诫曹操,这个病治不好,只能够缓解,并且要长期治疗,华佗说完之后,便谎称自己家中有事情要处理,就离开了曹操府内。

华佗与曹操剧照
《魏书 华佗传》: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就这样日复一日,曹操的头疼又发作了,便派人去请华佗,曹操心想这次把华佗请来,就让他在府内常住,为自己治疗,但是曹操的想法最终还是落空了,因为华佗这个人不喜欢受制于人,并且华佗这个人一是闲云野鹤的日子过惯了,在加上华佗这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广济天下,救死扶伤,如果去曹操处,就完成不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于是乎,华佗这次又是故技重施,说自己家中有事,自己的夫人得了重病,需要料理。
刚开始曹操并没有多想,就让他在家照顾夫人,但是等了多日,曹操料想他的家中事情也应该处理的差不多了吧,便又邀请他前来,但是华佗还是不动身,依然我行无素,曹操怒了,派人去查看,结果一查发现,华佗一开始就在骗自己,所谓的家中有事就是在搪塞自己,因此便以“欺君之罪”和“不能征罪”,将华佗下狱,最后华佗在狱中被活活打死。
所以,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华佗之死,与自己的行为有关系,毕竟他欺骗了一个在东汉末年一手遮天的曹操,曹操是什么人物,是一个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的的一代枭雄,因此看来,华佗之死有点咎由自取的感觉。

华佗为曹操治病剧照
第二,华佗之死,源于说错了话,触及了曹操的敏感神经,招致杀身之祸。
华佗在给曹操的治疗头痛病的时候,曾说道:“魏王的头疼是风疾,病根风涎在脑沟里,须用利斧刨开脑壳,用药水冲洗颅腔,清除病根,然后用线缝合,外贴膏药,十天便能痊愈,再无疼疾。”如果说从一个医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事情,这件事是对的,但是面对的可是生性多疑的曹操。
曹操听后发怒到:“你这不是要害我吗?脑壳打开了人还能活吗?说完之后,曹操不在听华佗言语,喝令左右将华佗打入死牢,严刑拷打,期间贾诩和荀彧都来劝诫曹操,都被曹操挡了回去,
几日之后,华佗一介医者,最终死于狱中,而曹操至此之后,也失去了可以医治他头疼病的医者,没有多长时间,曹操头痛复发,夜夜备受煎熬,终日用白布裸着头以消减头疼之苦。
综合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华佗说的话太过直白,没有加修饰,触及了曹操的敏感神经,我们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很多疑,死在他多疑性格的人物,太多了,华佗一系列言语犯了大忌,也说明了华佗是一个好医生,但并不是一个好智者。

华佗直白的言语刺激到了曹操的敏感神经
第三,华佗之死,与曹操性格中所有的缺陷有直接关联。
华佗之死不仅与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有莫大关联,还和曹操的性格缺陷,有直接关联,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个枭雄,是一个颇具争议之人,他可以广纳贤士,也可以大开杀伐之路,而华佗之死,只是他性格缺陷下的另一个牺牲品。
纵观曹操的性格缺陷,有多疑,有杀心重,有自私,还有不感恩。下面笔者将曹操的四个性格缺陷套入到华佗之死的事情里面。

曹操剧照
· ——其一曹操多疑:华佗说要用利斧给曹操刨开脑壳进行治疗,使的曹操怀疑华佗的目的不纯,以为他要谋害自己,并且又觉的他是东吴或者刘备派来的“刺客”,所以动怒之下,将华佗下狱,折磨而死。
· ——其二杀心重的曹操:我们都知道曹操的杀心在三国中都是闻名的,杨修之死和许攸之死,都是曹操杀心重下的杰作,他们都是因为嘴巴说错了话,而身首异处,而华佗是因为欺骗了曹操,使的曹操杀伐心并起,不顾及后果,将华佗打入死牢。
· ——其三自私心严重的曹操:曹操这个人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物,从他早期杀他朋友全家,在到他纳张绣的婶娘,在到后面要得到江东的大小乔,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好女色,另一方面不就是说明他就是一个自私心严重的人物吗!什么好的东西他都想占有,而华佗作为一名神医,是那个时代的“稀有货”,曹操可不想他为别人所用,但是华佗却不想受制于曹操,因此曹操想到,既然不能够“拥有”,就直接毁了它,因此,华佗后续才会死在牢狱之中。
· ——其四不感恩的曹操:东汉时期,帮助过曹操的人物有很多,但是结果都死在曹操手上,曹操是一个不念旧情之人,荀彧和荀攸曾帮助曹操平乱世,定中原,结果做错了一件事情,就被曹操边缘化,到后续的暗示自杀,而华佗帮助曹操治疗过头疼顽疾,但是曹操却不念这个情,毅然而然的小题大做,将华佗打入了死牢,上演了一部东汉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所以,我们综合上文可以发现,华佗之死,曹操四大性格缺陷,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曹操身边的乾坤之才都没有躲过曹操的“缺陷之力”,更不要说华佗这名不懂政治的郎中了。

狱中的华佗剧照
小结
综合全文我们来看,华佗之死可以由三个原因组成,第一个原因华佗的谎言,第二个原因华佗的言语太过直白,不懂的语言就是一把双刃剑,第三个原因就是曹操的性格缺陷造成了曹操对于华佗起了杀伐之心,最终造成了华佗惨死在狱中的结局。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创作不易,请多支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斧正。
参考资料:《后汉书·华佗传》

华佗被曹操杀。华佗死於公元208年,享年六七岁。
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是在于他想做官从政,华佗自己出身是士人,他“游学徐土,兼通数经”,而后以医术精湛而名闻天下。但是,在汉代,套用句老话,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
当时的魏王曹操患有头痛病,后来尤甚。华佗医术出名,曹操遂“使佗专视”,华佗成为了曹操的“御医”,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假以时日方可。在为曹操治疗的过程中,华佗便开始故意拖延进程,并又借口“‘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乃归家”,而到家以后,又假辞以妻子生病,数次逾期不归。究其本意,乃是意图要挟曹操,谋取官职。
曹操屡次手书招呼,又敕令郡县发遣,而“(华)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检”,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先求证了一下,没有就此给华佗定罪:“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华佗谎言被揭穿,下狱。
在华佗下狱后,曹操手下的头号谋臣荀彧为华佗求情,说:“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宜含宥之。”而曹操不从,并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华佗的鄙薄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医生,把为病人治病当作一个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并以此为要挟,华佗此举实在是有损医德,是可称为无良医生,曹操对他看不起,当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华佗死后,曹操头风病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亦终不悔,并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此话一针见血,道出了华佗的心思和华佗被杀的原因。可叹华佗一代神医,医术固然一流,只是却欲与一代雄杰的曹操玩弄权术,未免过于小瞧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