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溯流与再解读(精神文化包括什么方面)
admin
2023-06-11 01:04:09

可以总结文化是有知识的人用知识改变人。知识有多种,自然知识,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天文知识,文学知识,道德知识,常识知识,物种知识。许多知识已经分门别类,人是在这些知识上改变。用知识改变的人叫文化人。

文化人具有学识,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在各个领域用知识传播知识的雨露。许多人具有专业精准的知识,在专业领域播种出一片勃勃生机的绿苗。人不可能各行业均通,然而在专业领域都各有通之下,人与人有一项必须都通,贯穿人的心灵。就是人具有品德,在具更高品德上看齐,在品德上守恒。

人的才华与知识是枝叶,品德是主干。沿着品德之路,在知识领域驰骋,才是一个文化人。知识通心灵,知识变化内在与外在,在专业领域才会有更大的成就。品德高低程度影响一个人成为不同行业文化人的水平高低。像袁隆平,屠呦呦这样的人绝对是真正的文化人!用知识改变人类命运,改变人!用操守攀登知识高峰。

既然文化是精神活动,是同属一个概念范畴的问题,是不是就犯了重叠的逻辑错误了呢?

这就需要我们把文化和精神区别开来辨析。

文化是社会性的,它包含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

文化同时还包含了群体和个体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意识和价值观念等。

而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感意思和价值观念又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诸子百家,每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思想,而这个文化“思想”,便是这个学派的“文化精神”。

而我们需要定义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伟人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媚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论述了鲁迅先生的三大特点,即政治精神,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鲁迅精神”。

中国文化的溯流与再解读(精神文化包括什么方面)图1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自古就十分重视精神延续的国度,中国文化精神在过去的多个时代能够盘根错节、不断生长,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自觉诉求,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文献,即是这些文化精神的物质底本。今天,我们对传统的溯流与再解读,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精神提供了一种路径。

中国文化的溯流与再解读(精神文化包括什么方面)图2

《尚书》有一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表明,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这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的发现。《诗经》里有句诗:“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意思是说早晨起来,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尚书》《诗经》这两句话联系起来,我想,如果没有古代先民对于人的生命美好的发现,就不会有这样的对于生命美好的爱惜。像一个爱清洁的人家,每天都窗明几净、开开心心地过生活。《诗经》还有一首诗很重要:“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曾说:“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表明这是中国文化思想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表达。我们简单说,有这样几个意思: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创造(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二、生命是生来美好、高贵、不可贬抑的(有则(品格)、秉彝(常道))。三、人在世的意义,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好是懿德)。四、无论如何艰难困顿,人生永不舍弃。这四个意思,归结为“人为万物之灵”这样一个古老的信念。

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在过程论上的意义,指的“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同时,他也反对一些人单纯采用“共时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化,忽视文化具有个别的、零散的存在状态的事实,“文化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耗散结构,文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他所持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中国文化的溯流与再解读(精神文化包括什么方面)图3

文化复兴的今天,对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进行提炼、总结和阐释,是非常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的。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等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都有过讨论。郭齐勇教授在前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体认,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六个特质的,即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这一体认与总结堪称全面。郭教授指出:“要讲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定要建立在与外国文化,特别是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比较背景之上”。这表明他自觉运用中西对比的方式,来突显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真髓,养育、凝聚老百姓的真诚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的仁爱思想、浩然正气、正道直行、人格修养等内容,大大地弘扬出来。”这是郭教授的宏愿,也是我们当代学者必须自觉承担的共同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苗族的传统节日 贵州苗族节日有... 【岜沙苗族芦笙节】岜沙,苗语叫“分送”,距从江县城7.5公里,是世界上最崇拜树木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