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历史已然安排雍正帝胤禛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但是仍有不少学者认为康熙二次废储之后,属意的皇位继承制为皇十四子胤祯(即雍正年间改名的允禵)。
夺嫡者主要九人,倘胤禛不参与,则留下八人——
皇长子胤褆,被揭发暗中指使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以巫术镇魇废太子胤礽,被康熙革除王爵,长期幽禁府内,并将其所分上三旗、镶蓝旗佐领及包衣人口悉数分掉。康熙明确不立其为皇储。
废太子胤礽,经过二次废储,其“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丑恶,越发剧烈,还出现了与步军统领托合齐等阴谋发动政变,激怒康熙彻底舍弃这位曾经做过三十七年储君的废太子。
皇三子胤祉,主要为中间派,但因康熙的重视,而成为了雍正的假想敌。他文化学问高,但不是理政的帝王材料。

皇八子胤禩为老九胤禟、老十胤䄉的带头大哥,也是夺嫡诸集团势力最强的。然而,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公举太子,胤禩以绝对优势获胜,却遭到了康熙的严厉打击。两黄旗大臣领衔满汉大臣支持最贤的胤禩,康熙却力挽狂澜将胤禩锁拿拘禁,这显然是不属意胤禩。
皇十三子允祥曾为康熙所倚信,但经历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帐殿夜警”事件后,康熙对胤祥采取了长期冷落、闲置甚至防患的态度,使之成为年长皇子中唯一不受封爵的皇子。
然而,胤祯是康熙后期的最爱,受命为抚远大将军,以天子的规格西征,显然有被授暗定储君抚军大权的可能。康熙在实施秘密建储计划,胤祯为其理想人选,同时还在内务府特批诸多优待政策,使这位固山贝子破格、独一地享受到和硕亲王的待遇。
与此同时,康熙还对与胤祯往来密切的胤禩集团成员做了人事安排,似有意为暗定储君布置保驾护航的过渡政治环境。
下一篇:宝鸡之前的名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