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那里人:杨贵妃的奢侈之旅
admin
2023-06-11 02:56:11

很小的时候,一直对杨贵妃的印象就是停留在四大美人上。直到后来我看了一本叫《梅妃怨》的书。梅妃的“贤”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在书中形成了非常大的对比。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了,梅妃江采萍不过是一个虚拟出来的人物。那自然书中很多的地方也应该只是杜撰的了。

可是呢,却从此打开了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除了“美”以外的杨贵妃。

首先关于扒灰是真的,但我很惊讶居然我身边没多少人知道,大部分的人都被影视杜撰出来的唯美爱情骗了,以为唐玄宗那个老色魔与杨贵妃真的一生一代一双人,殊不知人家以前是他的儿媳。当然,贵为皇帝开口说要一个女人,别说杨贵妃身为一个皇子妃不敢反抗,他儿子不也只得眼巴巴的让出了自己的老婆吗?

当然关于杨贵妃对于李瑁的态度,历史上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她是为了李瑁牺牲,自以为把自己当做贡品,就能让前夫上位成为皇太子。也有人说李瑁抱着她哭泣,安慰她说有朝一日一定会把她接回身边时,杨妃在冷笑,觉得与其伺奉一个不中用的皇子,一辈子当皇子妃,还不如当上最尊贵的女人,说不定生下儿子,还能冠绝天下......

孰真孰假,就无从分辨了。说不定真的两样都有。

关于奢,一骑红尘妃子笑便是非常著名的典故。

豪华场面见诸正史, 杨贵妃的传记有如下记录:

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 其雕刻镕造又数百人。 杨、 益、 岭表刺史, 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 以奉贵妃献贺, 因致擢居显位 。

四方争为怪珍入贡, 动骇耳目。 天下风靡。

妃嗜荔支, 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 味未变已至京师。

自是宠遇愈隆。 韩、 虢、 秦三 ( 国) 夫人岁给钱千贯, 为脂粉之资, 铦 ( 杨国忠)授三品上柱国, 私第立戟。 姊妹昆仲五家, 甲第洞开, 僭拟宫掖, 车马仆御,照耀京邑, 递相夸尚。 每构一堂, 费逾千万计, 见制度宏壮于己者, 即彻而复造, 土木之工, 不舍昼夜。

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 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 著一色衣, 五家合队, 照映如百花之焕发, 而遗钿坠舄, 瑟瑟珠翠, 璨斓芳馥于路 。

此一景况, 以视距杨贵妃入宫 ( 天宝三载, 纪元 744 年) 之前三十年, 开元二年 ( 纪元 714 年) 出宫内珠玉锦绣等服玩于正殿前焚毁, 废长安织锦坊,又下制:

自古帝王皆以厚葬为诫, 以其无益亡者, 有损生业故也。 近代以来, 共行奢靡, 递相仿效, 浸成风俗。 既竭家产, 多至凋弊。 然则魂魄归天,明精诚之已远; 卜宅于地, 盖思慕之所存。

古者不封, 未为非达。 且墓为真宅, 自便有房, 今乃别造田园, 名为下帐, 又冥器等物, 皆竞骄侈。 失礼违令, 殊非所宜; 戮尸暴骸, 实由于此。

承前虽有约束, 所司曾不申明, 丧葬之家, 无所依准。 宜令所司据品令高下, 明为节制: 冥器等物, 仍定色数及长短大小; 园宅下帐, 并宜禁绝; 坟墓茔域, 务遵简俭。 凡诸送终之具, 并不得以金银为饰”。

两相对照, 精神如何悬隔可见。 而上引薄葬令的颁布, 特堪注视, 已是社会背景 “ 共行奢靡” 正 “ 浸成风俗”之际。

则唐朝中朝或盛世到达顶峰以来, 产业发达, 流通圆滑, 消费力随社会富力的提高而增强, 奢侈的流行为社会现象注定不可避免表面化以前, 潜在的奢侈因子扩张固可用政治力量一时压制, 却难以设想终局便是禁令发布者自身倒反的倡导, 由宫中与贵戚之门首先决堤, 豪奢奔流乃覆盖了全社会, 如 《 新唐书》 杨贵妃传记的用语 “ 天下风靡”

当然,诸如妹喜爱听裂帛之声,于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而挥金如土,这个也不是她的过错。

还有“骄”,指的是杨贵妃几次对唐玄宗使性子,导致再宠爱她的玄宗也不得不勃然大怒,把她遣返家中数次。然而每一次再接回来,她的荣宠更甚。

至于“淫”,这个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有名的戏剧“贵妃醉酒”,本来就是用来讽刺杨贵妃淫乱御花园,丑态百出的,甚至有人说她与义子安禄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导致安禄山为了她而发动兵变,而唐玄宗谁也不带,只带了杨贵妃出逃,就是因为他知道安禄山的心思。当然,这一切也只是基于野史之说。

亡国严格来说,不是她的错。可是,她真的没有“过”吗?

能嫁入天家皇朝,除了美貌,出身必定不能低。杨玉环据说也是官宦之女,不是才情过人,再怎样也必然知书达理。

可是呢,哪怕极奢的生活不是她主动求来的,杨家人权倾朝野连公主也敢打也恐怕虽非她所愿。但为什么她就不能像长孙皇后或是孝庄一样,对于丈夫的放纵之举稍微劝谏一下,而是心安理得的跟着放纵享受?

我记得,生活在唐朝的女人,可是能享受到连现代女子也未必能比拟的女权与自由的,所以不存在什么不能干政不敢干政之类。

生活在女子尊荣的时代,同事也知书达理的她,终究也沦落到只如冯小怜一般的以色侍人的角色,如此的自降身价,导致最终只能被冠上昏王亡国的罪名而魂断马嵬坡,我也只能叹一句可悲。

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中,有一个故事这么提到——美丽娇贵的芳国公主祥琼,通音律善歌舞。但国家衰败的时候,她依然只懂得在宫中低吟浅唱思芳曲。父母被杀,她被夺走尊贵的身份,安逸的生活,被百姓所憎恨。她不懂得自己错在哪里,她无比的委屈。

没错,杀害百姓的不是她,是她那个脑袋空空、粗暴蛮横的父亲;残害忠良也不是她的错,而是她那个狭隘善妒、满嘴谗言的母亲。她什么也不知道,仅仅只是被纯洁娇贵的养在宫中罢了。

她不明白自己的不幸从何而来,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被憎恨,更加莫名的憎恨另一个和自己年纪相当,此刻却王权加身,享受荣耀的女王——景王。

但是路上遇到的,被她曾经陷害的路人乐俊却对她说:“是你的错!当上公主后,责任也就产生了。比起公主的你,我知道芳国的事情比你还多,这是比衣着褴褛还值得羞耻的事!

别国的皇子与公主,也在辅助朝政或者想方设法做出一些便民利民的事情,有公主因劝谏离道的王,而被父亲杀死。听说就在不久前架崩的巧的公主就和太子一起干着农活。没能阻止国家的崩溃,他们只为了负起这个责任而自愿这么做的。在下一任王登基之前,至少一点也好,他们为了守护这个荒废的国家而工作着。……你又做了些什么?”

蜘蛛侠彼得.帕克也说过“权利越大,责任越大”

就算妃嫔不可以干涉朝政,但过分的奢华、外戚的气焰嚣张总是有眼所见,有耳所闻的吧?为什么就只懂得用歌舞与妖娆的身段讨好君王,却不懂得稍微为之进言一句?

亡国不是她造成的。

可是,享受了权利富贵,却不想着尽一下王身后的女人的义务,她也只能过早的把自己的尊贵与运气通通随之挥霍殆尽了。

人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先是选为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妻,后李隆基发现她像李瑁母亲武妃娘,于是想办法把她搞进宫里,后来把她册封为贵妃。贵妃是次于皇后的,杨贵妃虽受宠,却一直没被立为皇后,虽有皇后之实却无皇后之名,可能还是觉得对不起李瑁吧,不给她皇后之名至少地位没超过武妃娘,也算是给李瑁和她母亲一个安慰奖!

唐玄宗和杨贵妃都精通音律,杨贵妃还能歌善舞,弹得一手好琵琶。估计唐玄宗除了爱杨贵妃的美色(人称羞花之美,不过在小编看来纯粹是后世胡诌),更应该是和她引为音乐上的知己,这才是她优于她人得宠的真正原因。

因为耽于声色,唐玄宗荒于朝政,致使安史之乱的发生。于是无限风光的杨贵妃在逃往四川的途中马嵬坡被护卫唐玄宗的禁军要求处死,不然六军不发。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好忍痛赐死杨贵妃。

杨贵妃的传说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是最丰富多彩的,因为许多唐朝大诗人都为她写过诗。李白、白居易等等都为她写下了不朽名篇。

后人以她美色迷倒了唐玄宗,说她是红颜祸水,是唐王朝走向衰败的罪魁祸手,虽然说有些过分,确也是有一点点道理。本来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是他把唐王朝推上了历史顶峰的。因为他把杨贵妃当成了最爱,致使耽误了朝政,真的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典范!不过男人的自制力不行,把罪过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说什么都觉得荒唐。你说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