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和孩子因为填报高考志愿产生了不同意见,该依从考生的意愿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
admin
2023-06-11 14:48:02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考生家庭的大事,人人都关心,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也正常。

关键的是如何对待这些不同意见。

首先要分析一下,大致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1.家长和学生的阅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见。有的家长本身是大学毕业生,对各大学、各专业的了解要多一些。加上,有孩子面临高考,平时对各个大学的特点和专业的设置,有意识的关注的比较多,在信息量的掌握上,要比考生大一些。而考生由于忙着备考,关注的不多,信息量会掌握的少一些。正因为这样,作为家长的感觉自己信息丰富,说话可能底气会足一些。在这一点上,容易产生不同意见。

2.家长和考生的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见。考生家长大多以就业为目的,考虑高考志愿。学生大多以兴趣为出发点,填报学校和专业。我同事的孩子,去年参加高考,同事的哥哥是学会计出身,在一个单位任会计师,还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就有很多单位高薪聘请。于是同事和丈夫认为孩子学习会计专业好,就业不发愁,而且越老经验越丰富,工资越高。孩子拗不过家长,听从家长的意见,被一所大学的会计专业录取。由于孩子对会计专业没有太大的兴趣,入学后有转专业的机会,通过考试转到了英语专业。

3.因考虑离家远近而产生的不同意见。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离家太远,自己不会照顾自己,想让孩子填报离家近一些的学校,好回家方便。而考生想到远一些的城市上学,以便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想有意识的锻炼自己。

因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不同,该依从考生的意愿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是因为家长和学生的阅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见,最好多听听家长的建议。毕竟家长阅历更丰富,考虑事情更全面。

况且现实中,有的考生片面听信他人的说法,他人说哪个大学好、哪个专业牛,不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就盲目填报某个大学、某个专业,结果不是自己相像的那么回事。

有的考生有趋同心理,看到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填报了某个大学,自己也跟着填报,而不是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确定自己要填报的学校。

以上两种情况,多听家长的建议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是因家长和考生的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应该依从考生的意愿,因为毕竟不是家长去上学,而是考生去上学。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学业规划比较清楚,不是盲目跟风决定的结果,孩子愿意学什么就填报什么吧。

如果因考虑离家远近而产生不同意见,那还是依从考生的意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孩子大了,该放手就放手。不要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不会照顾自己,孩子要比家长相像的强大得多。

该吃的苦越早吃越好,让孩子们去自己闯吧,只要孩子有方向、有目标,相信孩子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同事和孩子因为填报高考志愿产生了不同意见,该依从考生的意愿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图1

我的观点:父母的建议作为参考,决定权最终在考生的手里。填报高考志愿毕竟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家长和考生对于志愿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都希望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将来能顺利获得理想的职业。

父母的建议不能不考虑。

相比于考生而言,父母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各种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用他们的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经验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所以父母的建议很关键。

而且我们报志愿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毕竟有些大学的的有些专业是很烧钱的,不能单凭自己的喜欢就盲目地填报,既不了解就业前景也不了解学校情况,给家里造成非常大的经济负担。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建议尤其宝贵。

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考生手里。

上大学最终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参考父母的建议,参考老师的建议,参考亲朋好友的建议,但最终上大学的人却是你,没人能给你做主。此时此刻,父母包办了,将来孩子一旦不满意,就会对父母有所抱怨。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多么火的专业,如果自己不喜欢,那么上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痛苦,经常处于一种后悔的状态,纠结于要不要转专业。所以不如一开始就选择自己喜欢的。
  2. 专业选择是一辈子的事情,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大多数人都会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我们经常说最怕选错行。一辈子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缺少工作的乐趣和动力,很难在这个专业上有所建树,所以我建议在专业的选择上,遵从考生的内心。

在填报高考志愿要慎重。

除了上面所说的,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考虑自己的高考分数。还要考虑地域的远近、专业和以后的前景、学校本身各方面的设施和条件以及历史分数线等等。填报高考志愿也是个技术活,多查查资料,多打听打听没有坏处。

案例:记得当年我表哥那年高考考了660分,完全可以考虑重点本科院校。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表姐在旁边插了一句:把农业大学也填上吧,表哥就填上了。结果那时候是农林师建提前录取调档,结果一下就被农业大学提前录取了。对政策的不了解造成了太大的失误。

结语。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父母的建议不能不考虑,但父母却不能给孩子包办。毕竟专业选择是一生的大事儿,还应该让考生自己拿主意。高考志愿一定要多打听,要慎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庆属于哪个省份的 重庆在中国... 重庆有多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重庆作为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印象里应该跟京津沪面积差不多,可事实上却...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十字架的车标是什么车 十字架车... 作为一款经典的礼宾车,林肯领袖一号十字盾形车标镶嵌在车头的正中位置,特别醒目,极有视觉冲击力,磅礴大...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