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好与不好是个伪命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和田玉中好与不好是相对市场价值相对你自己的需求而言的,你手里有一万的东西但你不能说一千的东西不好, 一万有一万价位的精品一千有一千价位的精品,重要的是你花的钱要物有所值,你花几万买个几十克的小白料它可以算的上精品,我花几千买个又白又细的平安扣,它也算是精品,只不过大小不同,但是玉质确实同等的。又想要玉质又贪图个头,又不想出好的价格,那可以去买彩票~
既然没有好坏,那么什么样的和田玉值得收藏呢?按照藏玉的理解应该是品相好的玉。这里用了一个词汇----品相。那么对于玉来说什么叫做品相?
品相是一个综合标准,对和田玉而言,它泛指纯净度、细腻度、完整度、形状、工艺、白度的和值。和值越高我们说这块玉的整体品相越高。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整体品相追求的不是极致,而是刚刚好。
细度刚刚好----细度好的就别要求高白,又白又细的那叫极品料!玩料价格当然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工艺刚刚好----名家作品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起的,不求工艺做到极致,精湛就行,线条流畅主题清晰,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佳!不要买个东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寓意。
形状刚刚好----不求圆润不求饱满,别缺一块别少一块,别带上咯手大小适合自己的身形。
完整度刚刚好---避免选择裂大伤多的,玉雕是减法更是美容手术,不求无暇但求瑕不掩瑜。
纯净度刚刚好---可以包容棉水线杂质,但是前提是不影响品相,不在正面明显突出位置。
白度刚刚好----白度好就别要求肉眼无结构,行内说十白九松,要求白度就对细度要求放低一点点,要求细度就对白度要求放低一点点。
以上指标不求极致但求均衡,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一个价格刚刚好!
你发的图片这块玉就很好呀!我挑选和田玉时比较看重的几个维度。
一是细腻度。也就是玉质结构的粗细。这一点对老手来说很简单,就是打灯照一下,和田玉的结构应为云絮状结构,有的结构比较粗,有的比较细,特别好的几乎看不见结构。对新手来说,主要是掌握怎么给光、看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我们把光源置于玉表上方,不接触玉表,光线方向与玉表呈45度角,观察光线进入玉石的前半部分即可。实践操作中,可以多看几个面,移动一下光源,以便观察玉石结构是否存在特别差的部分。
二是油润度。这是和田玉的生命。一些老玩家总说,油润度是新疆料区别于俄料、青海料、韩料的重要指标,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通常情况下新疆料比其他料油润度要高很多。当然这也不能太绝对,上好的俄料、青海料油润度也不错,比较差的新疆料油润度也不是特别好。另外,治玉工艺、坑口等因素对玉表油润度也有影响。但好的玉质,油润度高是不争的事实,不需要怎么盘就是自然地透着油,不只是表面,整体看去就像是在油里面浸透了一样。看上去油,如果用手抚模玉表,有一种滑又有点粘、腻的感觉,就是说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阻力。
三是浑厚度。就是脂粉足不足,就好像一杯水,从清水如冰到刚冲的奶粉、到炼乳、到凝脂,就是一个脂粉从差到好的变化。也好像从水里加面到面里兑水,面糊从稀到稠的过程。如果面和水比例兑得好,再揉得到位,那就有一种糯糯的感觉,料子就比较老性。
四是老熟度。就是料子老性,与之相应的是嫰。有的藏友区分青海料和新疆料,喜欢说青海料水、透、干,其实我倒觉得一般青海料特点是嫩。而新疆料看上去则有一种很劲道的感觉。
五是致密度。致密度好的玉器,有的器型像玉璧、玉牌等,指甲轻碰就能发出清脆的金石之声,象钢板一样的感觉。
最后才是白度,我比较喜欢那种熟白的感觉。
下一篇:卤水长时间保温会坏了吗?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