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一直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呈现着百花争妍,姹紫嫣红的局面。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涌现出了许多古诗词爱好者,大家学诗写诗,陶冶情操,激励意志,把中华诗词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大家更好学习古诗,笔者结合多年的学古诗体会,就古诗翻译提出如下意见,不妥之处共同商榷。
首先,要对古诗文进行全文通读,明确作者立意。大体弄懂意思,讲什么人、说什么事、明什么理。特别是对古诗文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对作者的经历、心态、周边环境进行判断,为正确翻译打好基础。如: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翻译:蝉啊,你本来就居于高处,所以难得一饱,还徒劳地发出悲愤的鸣叫。从黑夜一直叫到五更拂晓,声音嘶哑,越来越稀疏,但碧绿的树木却仍然无动于衷。我官卑职小,四处飘零,故园已经长满了野草,为什么还不肯归去呢?辛苦你啦,蝉啊,是你警策着我,让我全家都和你一般清白。
这只是字面直译,要想译好此诗,就要对李商隐的宦途进行了解。“牛李党争”李商隐成了受害者,无缘显官,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以蝉自喻,认为自已与蝉一 般高洁,不染俗尘,于是他不仅引蝉为知己,还感谢蝉通过它的行为,通过它的鸣声来督促自己、警策自己,要“举家清”,全家都是一般的清洁无垢。这其实是自我警策,却借蝉而道出,全诗也在自我抒情后再回归于蝉,与前呼应,脉络清晰。
其次,逐句、逐联和逐段进行翻译,弄懂段落大意,特别是诗中“用典”和古代地名等的意义。如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翻译:沉静的夜晚啊,我家四周并无邻人,荒僻的屋舍啊,旧日产业都已荡尽。雨中之树因秋深而叶片泛黄,灯下的我啊,因衰老而两鬓苍白。对于我这般长久孤独沉沦之人,真是有愧你经常来相见啊。我们平生自有缘分,更何况是表亲关系呢?
这里,司空曙为卢纶表兄,两人并有诗名,幸有表弟来访,尾联言“平生自有分”,这“分”是缘分,既是好友,“况是蔡家亲”,又是亲眷。借用“羊祜为蔡伯喈外孙,将进爵士,乞以赐舅子蔡袭”的典故。
再次、翻译时要忠实于原著,要有掌握一定文学功底和历史考证能力,并会使用工具书,对不明白或不清楚的进行查阅。同时,更要深挖作者深层次的表达意图和意愿,不能偏离太远。
翻译古诗是一门学问,愿大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使阅读者和古诗作者产生更多的共鸣。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