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人。
北乔峰,南慕容
慕容复与乔峰是金庸先生的名作《天龙八部》里面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武功在中原武林中是排名非常靠前的,因此有“北乔峰,南慕容”之称。之所以这样排,那是因为武林中人认为乔峰的武功更高。不得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慕容复和乔峰单挑,就没赢过。
多而不精与一专多能
上面我杜撰的一段对话。在小说中慕容复通过参合庄的”还施水阁”与曼陀山庄的”琅嫣玉洞”,习得各门派的武功,同时继承了家传绝学“斗转星移”。但可惜的是他竟然没有练过另一门家传的武功“参合指”,而这门指法在他老爹慕容博的手里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
假如慕容复只练“斗转星移”和“参合指”,精通之后,那么乔峰也不见得能赢他。可惜的是慕容复学武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与慕容复的“多而不精”相反,乔峰走的是“一专多能”的路线。
乔峰主要使用的武功是“降龙十八掌”,这是丐帮绝学。凭着这套掌法,乔峰在江湖上罕有敌手。还有一门功夫“擒龙功”,他也只用了一次就镇住了风波恶,用他的话说是这门功夫才“初入门径”。
我说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例子,对我的观点应该也清楚了。如果是纯粹凭兴趣答题,可以走慕容复路线,跨领域答题,如果问答开通了收益,并且确实希望通过解答问题获得收益,那么还是建议走乔峰路线,苦练自己的“降龙十八掌”,专注写自己领域的优质问答,或者用自己领域的知识解答其它领域的问题,做到“一专多能”。在这个前提下,要在取消领域限制的情况下把握机会,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粉丝为王
我参加过头条的官方培训,里面的老师提到,那么当你解答的问题,发布的微头条,写的文章以及其它的一些东西,在作品的冷启动阶段,是会被首先推荐给粉丝阅读的。如果你的粉丝足够垂直,那么一开始就会得到很高的阅读量,系统会接着推荐。
假如粉丝来源很复杂,甚至很多“僵尸粉”,那么冷启动时可能大部分粉丝都不会读,直接被系统判定为低质内容。
还有一些不垂直的粉丝,虽然活跃,但你发的东西他们不感兴趣,同样影响作品的推荐量。这两种粉丝越多,对个人账号的影响越大。我参加培训时,有的同学之前也是有几万粉丝,但不垂直的现象太严重,不得不注册一个新号重新开始。
所以,多解答跟自己领域垂直的问题,有助于让自己以后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读到,从而吸引更多的垂直粉丝,而粉丝多又促进阅读量,形成良性循环。要知道,粉丝阅读可以产生20倍的收益。再就是用自己领域的知识解答相关领域的问题,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讲到这里忍不住又要提到乔峰,身为丐帮帮主,除去江湖上那些互关和不互关的粉丝外,本身拥有30万丐帮弟子的铁杆粉丝,这其中还包括众多丐帮长老的大V号,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是一呼百应。
反观慕容复,手下除了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四大男铁粉外,只有两位女铁粉:王语嫣和阿碧,就这样,还对王语嫣不珍惜,虽然一生都在为复兴大燕而努力,但粉丝不够,还是一事无成。
最重要的一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答的质量,不管是否跨领域答题,解答问题一定要注意质量。质量!质量!质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质量,就连最基本的阅读量都不能保证,自然也就不会有收益。 而有了质量保证,粉丝,收益都不再是难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第一:就是调理清晰,要紧扣主题。
咱做过美食跟三农两个领域的问答,还是头条问答的三农达人。因为问答对字数有要求,我一般都会解答500-1000字左右,基本都会被平台推荐。一般都会先把问题分成三段,每段保持100-200字左右。
前面一段100-200字对问题的个人理解和解答思路,也算是简介吧。中间把问题分作几点来解答,最后是总结。这样不仅看上去流畅,也符合悟空问啊官方的考核标准,相比之下推荐量、阅读量都会不错。
第二:就是平时有阅读习惯,解答问题前多学习一下别人的文章。
做问答,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脑子一片空白。其实没关系,多读同类文章,看看青云计划获奖的写手的文章,总会有所收获。如果时间允许,把一些重要的素材保存下来,给自己日后答题做参考。
再不济,先100-200字的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天天写,写上一周后把字数增加到300-500,再坚持一周,字数提升到800-1000。开始可以随心所欲的写,到后面有了感觉,再做些调整,把文章条理化。
第三:坚持,是唯一的捷径。
网上有很多所谓的捷径,比如用人家的答案经过处理成伪原创。更过分的就是复制人家的答案,连字都不改就复制粘贴,其实这对自己的提升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在这种虚无的收获中不能自拔,最后发现受伤的是自己。
下一篇:两千元买什么手机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