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
admin
2023-06-15 16:31:53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原文《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先看第一句:“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再看第三四句写“绿阴”,即苍绿的树阴,还有“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由此也能推知是夏季。《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图1

古代很多诗人词人都喜欢把黄鹂写到自己的作品中,并且都是写的夏季。例如: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欧阳修《啼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从梅子黄时吧,再就是绿荫,黄鹂。我觉得梅子黄时最恰当吧,梅子黄时一般在五月,也就是初夏。

1.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指五月。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这些都是初夏的景物,由此可以推断出是初夏。

2.“绿阴不减来时路”,这一句紧承上句之“山行”写归路之“绿阴”,诗人在这里用“来时路”巧妙地将笔墨悄然过渡到描写归程上来。眼前这美丽如画的“绿阴”比来时的小溪两岸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郁,写得凉爽,写得宁静,写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内心感受。“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一句将意境描写推到极致,将诗人舒畅愉悦之情怀推至顶峰,使作品之主题更臻完善。在山路的绿树浓荫中,婉转着黄莺那悠扬悦耳的歌声,为三衢山路宜人的景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与生机,同时也更好地流露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愉悦情怀。“添得”二字用得巧妙,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然而仍然兴致浓郁。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图2
《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图3
《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图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