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马革裹尸的将军
admin
2023-06-16 15:35:59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一天,志愿军总部遭到美机轰炸,在志愿军总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的毛岸英,不幸倒在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火之中,献出了他年仅28岁的生命。几年后,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毛主席沉默良久,长叹一声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

毛主席的“何须马革裹尸还”,化用的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一句名言:“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毛主席多次讲过东汉名将马援的故事。

1950年6月27日,毛主席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接见赴越南的顾问团成员时讲道:

“你们到了越南,要虚心,守纪律,见到人家的同志,不但不能摆架子,还要先向人家赔礼道歉。这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对人家不起,侵略过人家。大概是汉朝吧,东汉时期,有个大将军叫马援的,带领兵将把人家征服了。有个成语‘马革裹尸’,就是从他那里来的。史书上马援征交趾,说的就是这回事。交趾,就是现在的越南嘛!”

东汉马革裹尸的将军图1

1959年8月1日,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一次谈话中,毛主席批评有些人一些重要决策不向上级请示汇报时说:

“现在有无线电、电话、汽车,还可以步行、骑马嘛。封建时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相隔太远,遇紧急措施,专之可也。马援打常德五蛮、水苗,年老了,一定要打,害了病,毫无办法,少数民族厉害得很。汉兵无纪律,内部矛盾,将领之间,硬无办法,只好妥协。用皇帝诏书宣抚,讲和,赦免。洛阳太远,假传圣旨。这种事可作,所谓矫诏。对此历史家有各种评论,可以,不可以。没有可能请示时,可以矫诏,用上级命令名义。”

20世纪60年代,应非洲某国革命者请求,中央派一位中将去这个国家,但他没能去。毛主席听到后,心情沉重地说:

“我建议我们的高级干部都读读《后汉书》里的《马援传》。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哟!”

马援是毛主席多次引用和评论过的东汉名将。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其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陵。马援12岁时,父亲去世,他“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新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任命马援为新城(今陕西安康)大尹。王莽失败后,马援跑到凉州避难。这时隗嚣占据天水,自称西州大将军,对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让他参与军事机密,决策大事。

建武四年(28)冬,隗嚣让马援带信到洛阳去见光武帝刘秀,刘秀着便衣在宣德殿接见了他。马援被刘秀的气度和胸怀所折服。回到凉州马援劝隗嚣归汉,隗嚣权衡后同意了,派长子隗恂到洛阳去做人质,马援也就带领家属一起到了洛阳。

然而不久隗嚣听信了部将王元的挑拨,想占据陇西,称王称霸,因而对东汉存有二心。马援见状,多次写信,好意相劝。隗嚣怨恨马援,认为他背离自己,见到信后愈发恼火,后来竟起兵抗拒光武帝。

建武八年(32),光武帝刘秀亲自统军讨伐隗嚣。军队到了漆县(今陕西彬县),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刘秀也犹豫不决。正好马援奉命赶来,光武帝连夜征询他的意见。马援认为隗嚣的部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若乘机进攻,定获全胜。说着,他命人取些米来,当下在刘秀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貌,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一目了然。光武帝高兴地说:“虏在吾目中矣。”遂决意进军。很快,隗嚣军主力被汉军消灭。此战中,马援“堆米为山”是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是一个创举,可谓近代“军用沙盘”的鼻祖。

建武十一年(35),陇西羌人叛乱,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郡郡守。马援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配合,恩威并用,经过反复斗争,终于平息羌乱。陇西兵戈渐稀,百姓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马援回到朝廷后,屡次被接见。他须发明丽,眉目如画,善于应对,尤其善于讲述前代故事。在他口中,三辅长者、闾里少年,均有可观可听之处。皇太子、诸王听马援讲故事,从不感到厌倦。马援还善言军事,刘秀常对人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

东汉马革裹尸的将军图2

建武十三年(37),苏定出任交趾太守。麓冷县(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夏雷乡)雒将女儿征侧、征贰姊妹不从法规,苏定以汉法绳之。征侧怒,遂于建武十六年二月举兵攻苏定。因为征侧、征贰是交趾贵族中颇有影响的人物,所以兵势很大,不久,就占据了交趾、九真的大部分地区。而九真、日南、合浦地区也起兵响应,占据岭外六十余城,征贰自立为王。

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趾。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建武十八年(42)春,马援率军到达浪泊,首战告捷,斩首数千级,收降万余人。乘胜将征侧残部逼入禁溪(在麓冷县境)洞穴之中,封锁洞口将其围歼。交趾悉平。第二年正月,诛杀了征侧、征贰,传首洛阳。战后,马援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马援还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了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之处,并向当地人申明,以便约束。从此之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建武二十年(44)秋,马援率部凯旋回京。将士中,十分之四、五死于瘴疫。马援还没到京师,好多老友都去迎接慰问他。平陵人孟冀也在其中。孟冀以多智著称,他在席间向马援祝贺。马援对他说:“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孟冀回答:“愚不及。”马援又诚恳地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孟冀说:“谅为烈士,当如此矣”。这便是“马革裹尸”的来历。

马援回到京城一个多月,正值匈奴、乌桓进犯扶风,马援自愿请求率兵出征。次年秋,他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众纷纷逃散。

建武二十四年(48),南方武陵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冒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马援时年62岁,请命南征。光武帝刘秀考虑他年事已高,不允。马援当面向皇帝请战,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刘秀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奕奕,真可谓烈士暮年,老当益壮。刘秀见马援豪气不减,雄心未已,很受感动,笑道:“矍铄哉,是翁也!”于是派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率四万人远征武陵。

岂料这次出兵很不顺利。因天气太热,加之水土不服,士兵多生病死去,军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马援也患了病,只得命士兵在山上凿洞,钻进山洞里躲避暑气。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军中还有人搞内斗。中郎将耿舒因在行军路线上跟马援意见相左,他的意见未被采纳,便对马援心怀不满,想借机报复。于是他通过其弟耿弇上书朝廷,把军事失利的责任都推给马援,诬告马援像西域商人,每到一处就停下来,以致坐失战机,遭致失败。光武帝听信了耿舒的话,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作为钦差大臣,骑驿站的快马,迅速赶到武陵,监督马援的军队。冤家路窄,原先就因琐事记恨于马援的梁松,不但在武陵跟马援见面了,而且奉皇命来监督他。已不被朝廷信任的马援很快就病故了。即便如此,梁松连也不放过他,处心积虑,借故陷害,以报宿怨。马援这次出征,病死军中,实现了他“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的壮志。

纵观马援的一生,其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在他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南征交趾。在涉及中越关系的问题上,毛主席多次谈及和评论过马援。一次,在陈毅陪同下,毛主席在外交部小会议室,接见十几名归国的外交使节时说:

“东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兵八千,合交趾兵共二万多人击败起义军,‘二征’在作战中壮烈牺牲。马援虽然脱离不开其阶级局限性,但他确是一代名将,有政治头脑。他一面修城治郭,设官驻守,强化统治;一面下令兴修水利,穿渠灌溉,为当地人民办了几件好事,稳定了那里的局势。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地方官大多贪婪苛虐,对越南人民的压迫和榨取十分暴烈,人民忿不能忍,不断举行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却给中国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增强了越南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斗争意志。”

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主张烈士与青山同在。他早年走出韶山冲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学堂读书时,为表示自己满怀豪情闯天下、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和壮志,曾将改写的一首诗夹在他父亲的账簿里,诗云: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其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很显然化用自马援的壮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且在境界上更升华了。马援的“马革裹尸”的意志和决心激励着毛主席的一生,使他舍家为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东汉马革裹尸的将军图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