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
admin
2023-06-21 17:44:14

我读白居易的《花非花》

我读白居易的《花非花》

文/文发扬

2020年08月02日

一,白居易在唐诗中的地位

白居易(722一846),唐代中期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贞元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長庆集》传世。白居易以長诗著名,如《琵琶行》,《長恨歌》,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为证,诗云:

大唐诗人银河螢,

其中最亮三颗星。

李白磅礡仙气形,

杜甫忧郁顿挫圣。

平实易懂乐天诗,

小桥流水好温馨。

梦遊春诗花非花,

雾里看花明又溟。

这首诗就是讲白居易的诗《花非花》有别于白居易的其他诗,一般人会读,但是读不懂。看起來明明白白,想起來又模糊不明。

请看《花非花》的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花非花》的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真娘墓》(墓在虎丘寺)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亦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唐诗一万首》P470)

其二,《简简吟》: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花样,飘扬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读者诸君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悼念的是两位少年夭折的妓女。好花易折,美女短命。人生如梦变幻。

2,召妓的时代风尚

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商务印书馆)《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附:读鶯鶯传)中指出:

贞元之时,朝廷政治方面,则以藩镇暂时能维持均势,德宗方以文治粉饰其苟安之局。民间社会方面,则久经乱离,略得一喘息之会,故亦趋于嬉娱遊乐。因此上下相应,成为一种崇尙文词,矜诩风流之风气。《國史·补下》云:長安风俗,自贞元侈於遊宴。

又杜牧之感怀诗(樊川集一)所谓: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当时士大夫们有一种召妓的风尚:夫唐世士大夫之不可一日無妾媵之侍。满足这个要求的自然是妓女。上文之《真娘墓》,《简简吟》就是追悼妓女的悼亡诗。自然,《花非花》也与悼亡诗相关,属于梦遊春诗。梦遊春者,就是梦见了所爱的妓女。

三,文发扬解释《花非花》:

上文讲了,元稹与白居易合称《元白》,他们二人的和诗多达几百首。所以,要解《花非花》,有人从元稹切入。刚好元稹有一首诗《梦昔时》:

闲窗结幽梦,此梦谁人知。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

山川久已隔,云雨两无期。何事來相感,又成新别离。

此诗一读,便知其中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实在是在描述召妓之事尔。于是,《花非花》中夜半來,天明去,…,乃召妓耳。此事一明,全诗皆通。

那么,首句花非花,笫一个花字作何解呢?

元稹有诗句说:

不向花迴顾,

又有:未曾花里宿。

这里的花,指美妾,妓女为花。

所以,花非花,笫一个花为比喻,喻指美女,喻指妓女。美女妓女当然是花又不是花了。

注意,唐贞元年间,不以宿妓为耻,而以宿妓为荣。此当时之社会风气。

笫二句:雾非雾。

什么样的雾才不是雾呢?此乃巫山雲雨之雾尔。巫山雲雨,在山为雾,在山下为雲为雨。所以巫山雲雨是为巫山之雾。这是比喻。其典出自先秦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在上,勿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为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为立庙,号曰朝云。

后人借巫山雲雨,或喻男女之事,或喻美好亊物之短暂易逝。

在《花非花》中,雾,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借花,借雾,既喻美妓的短暂,又喻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

现在,我们再读《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來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去。

现在应该一读就懂,会心一笑了。

但是,诗既然写了出來,她就舍弃了她的俗事,成为超凡脱俗的神女,自有其独在的神韵。

如果说,作者在此诗时,想到了真娘,想到了简简,想到了召妓这些俗事。正是在这些俗事的基础上提炼出《花非花》。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家口里讲哲学,心中想现象。我在这里学一句:诗人筆下有意象,诗人心中有世象。当他把世象表达为意象,从而形成诗的意境。

《花非花》的意境: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叹人生如梦。

四,后人对《花非花》的评价

1,变格的仄韵七绝

他把前二句各分为三三句式。

2,后人将《花非花》看作是词而非诗。杨慎《词品》卷一云:白乐天之辞,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

3,茅瑛《词的》卷一云:此乐天自谱体也。语甚趣。

4。沈雄《古今词话·词辩》卷上云:花非花》近刻有作古风者。唐诗《揽香集》中收此。

(文发扬2020年08_03)

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图1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图2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图3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图4白居易的花非花主要描写了什么(白居易的花非花是什么时间写的)图5

白居易的诗《花非花》全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以语言通俗易懂著称,然这首诗却颇有些朦胧味,这在白诗中实属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开头两句"花非花,雾非雾",就先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似花不是花,似雾不是雾,"夜半来,天明去",是在说梦吗?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又不尽然,原来"梦"在此也是一比。春梦虽美,却很短暂。"去似朝云无觅处",天明了可见朝霞,然云霞同样稍纵即逝。

全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它们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开头的三字句与后文的七字句轮换,兼有节律跳动与错综之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苗族的传统节日 贵州苗族节日有... 【岜沙苗族芦笙节】岜沙,苗语叫“分送”,距从江县城7.5公里,是世界上最崇拜树木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