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
admin
2023-06-28 00:56:16

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

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图1

乒乓球的四个因素是旋转、落点、速度和力量。

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有:1、基本功的扎实程度。

2、球拍配置的合理性。

3、所采用的技战术的合理性。

4、比赛策略的合理性。

5、体能分配的合理性。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我们祖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

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 规则

乒乓球国际比赛中最标准球拍的要求如下

(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4)“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5)“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6)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7)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8)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9)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0)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打乒乓球时球拍碰台面怎么算


理论上一般把乒乓击球时的球/拍作用看成碰撞现象来处理。运用碰撞理论,碰撞的一方是乒乓球,另一方是球拍。两者相对运动在空间发生碰撞。碰撞现象的特点一般是作用时间短(1毫秒)、碰撞力很大(100牛)、外力(重力、人体发力等)忽略不计。可近似采用动量守恒定理处理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对于正碰撞中的损耗,一般采用法向恢复系数e来解决。


条件:球拍1,m1=200g; 球2, m2 = 2.7g ,将球/拍碰撞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和恢复系数定义两式联立求解得:


v1 = v10-(1+e)(v10-v20) (m2/(m1+m2))


v2 = v20+(1+e)(v10-v20)(m1/(m1+m2)) (1)


假设完全弹性碰撞,e=1,若忽略乒乓球的质量m2,则


v2 = 2v10 - v20 (2)


从(2)式看,对出球速度而言,碰撞前拍速v10的影响大于来球球速v20的影响(注意,v20是负值)。


从(1)式看,出球球速v2随球拍质量m1增大而增大。


有球友提出,球拍碰撞时m1不能单单只计球拍的质量。因为球拍受持拍手的控制,还连着人体躯干与下肢。如果把碰撞系统扩大,将持拍手臂甚至整个人体划进来,m1变大了,球速不是就变化了吗?特别是人体质量很大,哪怕只有很低的速度乘起来动量也不会很小的。这样说也有一定道理:击球时持拍手抓拍的松紧,对击球效果是有明显影响的。这就引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乒乓击球时的碰撞系统划到哪里才是最合理的呢?即“球拍碰撞质量”m1如何计算,算多少才更符合实际情况呢?


一 躯干下肢


1 众所周知,人体不是绝对刚体,腕肘肩脊椎髋膝踝,每个关节腔都有软组织缓冲、润滑,骨骼间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滑移,环节间力的传导都有滞后现象,全身发力传导到位一般需要300到400毫秒。实际上,经过多个环节传导以后,离得较远的肢体运动状态对球拍基本不可能在1毫秒内同步发生影响。即此1毫秒时间内,离得较远的肢体运动状态和球/拍碰撞没有任何关系。


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图2

图1 王皓攻球,重心稳定


2 另外,击球瞬间,人体往往是处于旋转状态。换句话说,击球碰撞时人体重心很可能就没怎么动(图1),甚至还可能会是反向移动(图2)。在反向移动的情况下,躯干下肢对击球力的贡献实在要算出来也是负的(矢量加法)。多数情况下,击球瞬间躯干与下肢重心速度很小,加之也没有合适的观察标记点,很难测到准确数据。


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图3


图2 老瓦拉球 重心反向运动


3 从人体运动力学链的整体发力击球原理看,从近到远,人体环节依次加速、依次制动才能将动量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远端环节。换句话说,在球/拍碰撞的瞬间,近端环节(包括下肢、躯干等等)早已将本身的大部分击球动量传递给了球拍,自身速度已经很小甚至为零了。


所以,个人理解 ,除持拍手臂以外,肩关节以下的肢体环节对击球力的影响可以近似归零处理。


二 挥拍手臂


1 再来考虑挥拍手臂,先假设直臂击球,即腕、肘关节的角度始终为180度(参见图3)。球拍、手、前臂、上臂到肩关节的距离分别为70、60、40、手臂始终伸直。若拍速10米,则手、前臂、上臂的速度分别为8.6、5.7、2.1米。设球拍、手、前臂、上臂的质量分别为0.2、0.3831、0.7467、1.4577千克。则四者的动量分别为2、3.3、4.3、3.1kg.m/s。


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图4

图3 直臂击球各环节线速度不同


2 由于实际击球时,手、小臂、大臂相对运动关系复杂,处理难度较大。腕、肘关节的角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各环节的速度、方向、力臂、转动惯量等等,即影响击球的动量(矩)。而且,每人、每种击球技术、甚至每一板球,这些变化都不一样。想积分找不到积分函数,想加和不容易拿到实时三维数据(如果考虑球拍转动,还需要六维数据),数学上处理起来难度很大。


3 必须考虑的是,手握拍,中间有一层手掌肌肉和皮肤的缓冲垫,属半柔性连接。握得越紧,越接近刚性连接,球拍“碰撞质量”越大,能传递的动量越多。握得越松,越接近柔性连接,碰撞质量越小,越接近球拍本身的质量,能传递的动量越少。握紧握松对击球质量影响很大。同一位球员多次击球,握拍松紧都会有变化,实事求是说,很难给出一个统一不变的 “球拍碰撞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乒乓球合理的击球工具规则,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的全部内容,以及影响乒乓球击球质量的因素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