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有嬴氏后人。
现今嬴姓人在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个省份均有分布。江苏嬴姓人最多,但分布比较分散。四川、贵州两省嬴姓人口总数约4000人,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有上千嬴姓人居住,其他地市相加也有约千人。其他各省嬴姓人口相加,约有4000人。
中国有“百家姓”,这是我国的文化传承。
作为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 每个姓氏的背后都有一段悠久的 历史 ,代表着一个个宗族在 历史 长河中的兴衰沉浮。
中国人讲究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这句话形容为人光明磊落,也说明了国人对家族姓氏的极其重视程度。
但其实,我国的姓氏从古代传下来,有很多姓氏因为 历史 原因已经简化或者以同音字替代了,要追溯起来,好多人得去翻家族族谱了。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汉人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依旧保留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没有一味追求汉化。
那些少数民族的姓氏就跟汉族的单姓区别很大了。
比如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我们熟知的满族 爱新觉罗氏 就是金国 女真人 的后裔。
在满清时期,满人与蒙古人通婚,我们还见过大姓: 富察氏,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乌拉那拉氏 ,等等耳熟能详的家族姓氏。而这些姓氏的后人在汉化后都简化了他们的姓氏,与汉人无异了。
还有一个罕见的姓氏,那就是第一个完成大统一的皇帝秦始皇的姓氏—— 赢氏 。
这个姓在古代本来就很少见了,现代更是几乎没见过。所以,还有赢氏后人存在吗?
相信如果不是秦始皇,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我国古代存在过这样一个姓氏。
赢是非常古老的一个姓氏,属上古八大姓氏之一: 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观察这些姓氏会发现,它们都是从女,是母系 社会 的产物。
据《帝王世纪》记载: “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
少昊氏是黄帝的儿子,是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赢的得姓始祖。少昊氏的后裔伯益曾接受大禹的禅位成为华夏首领,伯益的后人受周孝王封为附庸,续嬴氏祀,定居于秦地,史称嬴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 胡亥继位后没几年,就被奸佞赵高陷害。
秦三世 子婴 在位的时间那就更短了,但是子婴退位后,受到了刘邦的宽待,所以嬴氏是有后人存在的,并没有随着秦朝的灭亡而消逝在 历史 中。
并且,虽然胡亥当年为了篡位,杀害了扶苏和其他手足, 但是他的兄弟们也是有后人的 。不过,古代的王室后裔身份特殊,为了躲避灾难,他们会改名换姓隐居于人海。
比如秦始皇的 公子高 ,和公子扶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据说当年为了自己家人能活命 主动向胡亥示弱 ,表示自己愿意去给父皇陪葬,要胡亥放过他家人,所以, 公子高虽死了,他也是有后代的 。
不过,除了秦二世胡亥自己对家族兄弟的残杀,西楚霸王项羽后来也对秦始皇的宗室进行了绞杀。
这么看来, 赢氏家族怕似乎是全绝了 。
但是秦始皇子女众多,在那个早婚早育,且多子多女的年代,他的子女们也是有子女的,即便再遭屠戮,相信总能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留下来的。
后人据史料推测,有四个姓氏很大可能是秦始皇的后人。
他们就是: 赢、银、秦、寅 。
除了秦姓现在算是个常见的姓氏,其他三个却极少听说。
秦姓人以国号为姓,是当年秦始皇奖励开国功臣赐给他们的姓氏,所以,他们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秦始皇后人。
那赢和银呢?
据分析,公子高的后人隐居之后,除了少量的人保留了赢姓,其他人为了生活更安全, 又将姓氏改成了同音的银和殷,或者黄 。
黄姓看起来好像跟赢氏没什么联系,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黄谐音皇,就是为了纪念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这个特殊的意义。
保留赢姓的人在秦灭之后也出现过,比如,西汉经学家赢公,昭帝时为谏大夫;东汉还有嬴咨,灵帝时被杀;明后期还有武举人赢启高,被封为骠骑大将军。
清朝时赢启高后人定居到了川黔交界处。
赢姓虽稀少,但在江苏、山东、云南、四川、贵州等地都有分布。
且,即便秦始皇绝后了,他的父亲赢异人还有兄弟,那么大的家族,是一定有流传的。
以上就是关于在现代有没有赢氏后人,秦始皇的子孙后代被找到这四个姓氏的全部内容,以及在现代有没有赢氏后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