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如下:
第一、传记类文章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编排、描写和说明而成。
第二、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一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被人们当史料。一般由他人记述,也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第三、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的写作方法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例如:本文是一篇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夹叙夹议”
2、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写作的顺序,如何把材料连接起来)
顺序: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
倒叙: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
插叙: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
3、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传记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无论是自传,还是给别人写传或评传,都属记叙文的范围。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传”或“传略”;记述简略、篇幅较短的,称为“小传”。
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自己的理想,写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作简要评论;也可以侧重和个典型事例,如《第一千个球》。
写作注意事项:
1、上应丁是丁,卯是卯,不虚构,不歪曲;不粉饰,不虚美;不受流俗侵扰,不为尊者忌讳。重要之处包括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言论、行动等都要言之有据;
2、材料典型。选取的材料应能体现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志趣。如写作家,则可选取文学活动、文学成果等材料;如写学生,则可选取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等材料。总之应尽展个性。
3、详略得当。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特别条件。人物的主要经历、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材料可重点写明,其他则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像姓名、籍贯、家庭等方面的材料就可一笔带过。总之,要让读者管中窥豹。
4、线索清晰。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基本保证。因为写传记要搜集人物方方面面的事情,择其重点写出人物生活中的不同侧面给我们的印象和领悟,因此线索安排应清楚明晰。一般应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写。例如人物是学生,就可按幼年、小学、初中的顺序依次写来。
5、语言灵活。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坚实基础。因为传记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所以语言准确平实。但为了破除呆板、枯燥的“八股”习气,不妨融情于叙,即在态度诚恳地叙述中,渗透人物鲜明的思想倾向,爱憎情感。要严格选择材料,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有重大意义,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最能表现人物的本质和特性的材料写;最后,还要恰当地组织材料。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主要有两类:自传和小传。要写好传记,我认为要坚持真实性、典型性和准确性。
一、自传
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作者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自己成长的经历,系统而又有重点地介绍出来,这就是自传。自传有繁有简、繁的可达数十万言,简的可少至数百或数十字。长篇自传可以包容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周围的环境、人物以及自己当时的思想状态、所作所为等。短的自传则可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甚至可以选取自己生平的一两件典型事件来写。自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学性。自传不同于自传体小说。自传体小说,如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已是文学作品,已经过艺术加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和虚构。自传则要完全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重要细节都要求是真实和准确的。
自传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这个我,应该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写好自传,首先要认识自己,写自传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真实地、生动地表达自己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经过整理,一份较为真实的自传就出来了。写自传比其他写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这是因为写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认识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和剪裁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写自传,最忌写成流水帐,从自己的出生写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儿生活,在哪儿上学,在哪儿玩耍,这样的文章不是自传。自传中的自己要个性鲜明。要紧扣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写作,我爱静还是爱动?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看书还是喜欢运动?都要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达出来。
自传还要向别人明确传递出自己的外貌特征,使人读后留有印象,甚至一见到你本人就能根据你自传中的描写认出你。这也需要运用外貌描写的技巧,把自己写好、写活。
自传中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经历,要有一定的时间感。虽然我们现在年龄还小,但成长的经历已经有了,这在自传中都要较好地反映出来。比如:一位作者写到自己现在是环保主义者,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游长城时一位叔叔捡垃圾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后来通过科教片和老师的引导又强化了这一观念,现在,我们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深了这种认识,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积极地参加植树、节水宣传、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所以,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将来我还要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保护环境的行列。这篇自传中,作者通过大量事实描述了自己成长为一个环保主义者的过程,一些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活动让文章十分生动、充实。
二、小传
小传是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可以做传或传略;记述较简略或只是有选择地写出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情,篇幅较小的,叫做小传或事略。小传出应写出一个人经历的全貌,只是笔墨着重放在几件典型事情上。作者对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写、所说、所作、所为,并把这些摆到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不虚构,不夸张,不回避,不掩饰,真实地记录这个人的生活轨迹。
事实材料是写传记的必要依托。传记作者的手头都得要有第一手材料,要有个人观察所得、或经过鉴别核实的材料。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认识传主的过程。作者要大量地深入细致地采访,把他生活中主要的事迹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用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传达给读者,是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例如:《李艳小传》是妹妹满怀深情记叙了“姐姐”的成长过程。小作者从姐姐上小学写起,并未泛泛叙述姐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是以精心挑选的5张照片为线索,以大学生活为重点,体现姐姐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一个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文章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材料的精心取舍。斯特霍奇说:“不经解释的事实与埋在土中的黄金一样无用。”有了丰富的材料,还要力求使它生动,把已搜集到的资料反复推敲,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要写好小传,尽可能采访到与传主长期在一起的人。他们在与传主在交往中,自然都会有一些生动情节。写传记,得大面积地采访相关人员,如同沙里淘金,一串串被历史遗忘的珍珠便从他们的口中重现出来。
总之,写好传记,要在掌握的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选取典型事例,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评价,向读者打开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人们从熟知的人物和事件中获得新的感知和审美。
第五 拓展作文题目:
以上就是关于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怎么样写好传记类文章的全部内容,以及怎么样写好传记类文章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