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螃蟹是没有蟹黄的,只有蟹膏。母螃蟹才有蟹黄。
2、母螃蟹还未到产卵期。
3、公螃蟹肚脐尖,个头大些,吃蟹膏。母蟹肚脐圆,个头小些,吃蟹黄。
蟹黄又稀又软的原因:
1、没到蟹的硬黄成熟时间
软黄本身就是水状的,可能是软黄较多,硬黄较少。母蟹蟹黄是母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黄色、味鲜美。母蟹十月中旬左右,蒸好了就会看到硬硬的黄。在这之前,蒸好的也是软黄和软黄+硬黄(少量)。
2、选用的是公蟹。
公蟹不管什么时候,黄相对于当时候的母蟹都少,稀稀的,蒸熟了也不会结硬。但是十月中下旬,公蟹成熟,公蟹肚子里满满的膏,半透明状的膏状物,在这之前公蟹几乎没有膏。蟹膏是公蟹精囊的精液与器官的集合,为半透明、黏稠有点腻的胶质。
3、蒸蟹时间过久
大闸蟹水开了以后放入一般蒸8分钟即可,如果4两的蟹蒸10分钟。蒸20分钟蒸过头了,里面的肉缩得很小了,再加上蒸汽进入蟹内,蒸出来就变得水水的。
扩展资料:
挑选螃蟹的方法:
1、首先我们要分清楚公蟹和母蟹,肚脐是圆形的是母蟹,肚脐是不规则三角形的围攻线是公蟹,只有母蟹有黄。
2、螃蟹腹部颜色是有点轻微发黄的,就说明比较好,如果说腹部出现大片大片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就说明不新鲜,吃着口感也不好。
3、看蟹壳两侧的斜角,颜色比较多,说明很肥,如果看着很空,说明很瘦,没有肉。
4、看小腿和蟹盖连接处,分开得越大,说明越肥,还可以把螃蟹背部朝下,要是能一下翻过来,说明很新鲜。
参考资料:
蟹黄相当于母蟹的卵巢,要到繁殖季节才会成熟,也就是所谓的蟹黄,如果螃蟹还没有到繁殖季节,还没有成熟,所以就没有蟹黄。
螃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黄色、味鲜美。蟹黄不是螃蟹的卵,虽然成份和蟹卵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有本质区别。蟹黄中确实含有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但还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腺体、组织液等物质,并非单纯的蟹卵。蟹黄体积变大、呈鲜艳的橘黄色时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经成熟,此时生产排出体外的是蟹卵,留在体内性腺中的卵细胞仍然属于蟹黄的一部分。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其他营养物质,营养丰富,但是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胆固醇。蟹黄可制成很多美食:蟹黄粥、蟹黄豆腐等。上海滩还有著名的美味小吃蟹粉小笼。顾名思义,主料就是蟹黄。蟹黄有河蟹黄和海蟹黄两种。
母蟹才有蟹黄
面包蟹
面包蟹多指黄道蟹属或馒头蟹属的品种。面包蟹头胸甲为浅褐色;眼区具一半环状的赤褐色斑纹;螯脚腕节和长节外侧面具一赤褐色斑点;步脚尖端为褐色。头胸甲背部甚隆,表面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侧面具软毛;额窄,前缘凹陷,分2齿;眼窝小;前侧缘具颗粒状齿;后侧缘具3齿;后缘中部具1圆钝齿,两侧各具4枚三角形锐齿。
很多人吃大闸蟹都是为了蟹黄去的,但是大家自己买大闸蟹回来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蒸完之后的大闸蟹里没有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买回来的母大闸蟹里没有黄?告诉大家,你这么蒸有黄才怪呢!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蒸的大闸蟹里没有黄,首先需要判断一下自己蒸大闸蟹的方式对不对?蒸大闸蟹的时候一定要把大闸蟹的肚子朝上,因为如果把大闸蟹的肚子朝下,大闸蟹的黄在蒸的过程中会慢慢的流失,蒸完之后的大闸蟹自然就没有黄了。
如果蒸大闸蟹的方式是对的,那么就要判断自己蒸的时间对不对了?蒸大闸蟹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蒸的时间太短,那么大闸蟹的黄会不熟,如果蒸的时间太长,大闸蟹的黄也会被蒸流失掉。控制要蒸大闸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大家发现自己蒸的方式是对的,时间也是刚刚好的,那么就要看是不是自己没有挑好大闸蟹了。因为不是所有的大闸蟹都是有黄的。那么怎么挑有黄的大闸蟹呢?
1、掂重量,差不多大小的螃蟹,重的就是蟹黄比较多的;
2、看颜色,蟹尾部要发红或发黄,并且高高翘起,这种的一般都是蟹黄比较多的;
3、捏蟹腿,如果蟹腿比较硬,那么它体内的蟹黄肯定也很丰满,如果蟹腿比较软,那么蟹应该是有问题的,尽量就不要买这种蟹了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买的螃蟹没蟹黄,网上买回的大闸蟹怎么保存的全部内容,以及怎么买的螃蟹没蟹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