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鱼漂点两下,再向上送漂,那是鲫鱼咬钩。
2、鱼漂点两下,再慢慢移动,或是下沉,那是鲤鱼咬钩。
3、鱼漂直接斜向下沉,甚至黑漂,是草鱼咬钩。
4、青鱼咬钩,常见的漂相有两种:一种边跳边走,一种是摇漂之后浮漂慢慢下沉。
5、鳊鱼咬钩,拉漂、摇漂、顶漂之后出现潜漂的轻漂漂相。
如果是手竿,手竿反应鱼咬钩的信号是靠浮漂,而海竿反应鱼咬钩的信号是靠竿梢的晃动及夹在竿梢上的小铃。竿梢的晃动幅度的大小及铃声的大小能反映出水里鱼咬钩的情况。
当然两者是有联系的,竿梢的晃动的幅度大,铃声就大,反之,竿梢的晃动的幅度小,铃声就小。铃声是第一信号。铃声很小,很柔和,可能是鱼触及了钓线、钓 饵,但并未中钩。
铃声清脆,有节奏感,竿梢的抖动但幅度不大,可能是鲫鱼咬钩;铃声大,但频率不大,饵竿梢的抖动力度大,并向前弯曲,鱼线被绷直,是草鱼、鲤 鱼中钩的信号;铃声小,响了几下不响了,竿梢也不见晃动,是小鱼闹窝的表现。

扩展资料:
路亚钓鱼使用拟饵的原理,生息在自然水域中的肉食性鱼类,都有很强的自主捕食能力,它不依赖死饵,只对具备一定动态的饵感兴趣。特别是肉食性鱼种,攻击性超强。
全过程都是在运动中进行,包括初期寻找鱼、标点,到下竿以及在水中进行的拖竿、收线、抖动、牵拽等动作,把握一定运动规律。
努力地使水中的“死饵”变活,使拟饵在水中呈现种种类似惊慌逃窜、奋力挣扎、受伤虚弱、急速抽搐等形态吸引目标鱼发动攻击,取代了传统钓法大多数时间枯燥的等待。
鱼漂慢慢从水中升起时,称之为“托漂”。托漂一般是鲫鱼上钩的反映(也有人称托漂为“送漂”)。在托漂时,应进一步观察漂的动静:如托漂的速度较快,咬钩的鱼很可能是鲢鱼;如托漂的速度很慢,咬钩的可能是草鱼;而鲫鱼和鲤鱼如果咬钩,托漂的动作会显示得不快不慢。
钓
鱼老手把鱼漂被鱼鱼拖入水中的现象称为“黑漂”,或者叫做“吃漂”。出现黑漂的现象,很可能是有比较大的鱼或比较凶猛的鱼咬钩,若黑漂入水的速度很快,咬
钩的鱼很可能是肉食性鱼类中很凶猛的鱼种,如黑鱼或鲇鱼等,若是咬钩,鱼漂进水的速度就要慢得多。有时,在钓钩放入窝点之后,浮漂不断地出现不规则的上下
抖动,这种现象,钓鱼界称之为“闹漂”。这是被称为“打搅的”或“小混子”在捣乱,即一些令人讨厌的小虾、小泥鳅在抢吃钓钩上的饵食,他们的小嘴吞不下
钩,却能把钩上的钓饵很快吃得精光,使垂钓者不得不频繁补饵,叫人十分恼火。遇到这样的情况,只得换个钓点
新手怎样判断鱼上钩了方法如下:

1、抛竿后,浮标尚未立直前即横斜移位,是中上层鱼抢钩而去的信号。
2、浮标在立直不到2目时就跳动着上浮,这是底层有鱼在饵未到底时接钩的信号。
3、稳定在2目的标尖缓缓上升了半目、1目,而接着短促有力下顿1目左右,这是台钓中最标准的鱼咬钩信号。
4、风浪中钓2目时,浮标有轻微跳动感,而后黑标,大多是鲤鱼吞食。
5、稳定钓2目时,标轻轻跳动一下后慢慢上升至2目、4目、5目……期间不停顿,有时升至横标,这种情况大多是大鱼。
6、比较直接明显的鱼上钩了的迹象是浮漂快速的被拉下水面,这种情况通常说明鱼已经咬钩了。
7、如果钓鱼时,使用的是沉底钓,感觉鱼在明显的拉扯鱼竿,也说明鱼上钩了。
8、如果钓鱼时,采用的是浮钓,浮标突然出现完全沉入水中的状况,也说明鱼上钩了。

鱼上浮的原因:
鱼总是上浮的原因是缺氧,鱼向上浮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样判断鱼咬钩了,路亚钓鱼如何判断鱼咬口的全部内容,以及怎么样判断鱼咬钩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