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经》作者:赵爽,甄鸾。
赵爽:赵爽,又名婴,字君卿,中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初改名为《周髀算经》该书写了序言,并作了详细注释。
甄鸾:字叔遵,无极人,北周数学家,官司隶校尉、汉中太守。信佛教,擅长于精算,制天和历法,于天和元年起被采用颁行。曾注释不少古算书,著有《五经算术》等。 另有周天和年历一卷,《七曜算术》二卷。
《周髀算经》作者:赵爽(汉)
甄鸾(北周)注《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领域的书籍不少,中华先民对于文科的重视无与伦比,但是,在我们印象中古代似乎对于理工科的重视远不如西方。
毕竟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列强,有人将这个锅直接追溯到秦始皇。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中华先民在明清之前在理工科上也是领先西方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两本书就是汉代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这两部书中的理论领先西方数百年。
这两部书就是《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汉代丞相张苍和财政专家耿寿昌的作品,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
耿寿昌曾担任西汉王朝的财政部首席会计师和顾问,负责管理国家粮食价格和国家粮草贮备。
耿寿昌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以赡贫民,名曰常平仓”,“常平仓模式”也成为了汉朝当时最先进的粮食管理储备制度。
耿寿昌因此被封为关内侯,丞相张苍主管财政和粮食工作,于是命耿寿昌等人编篡前人数学理论精华而成《九章算术》一书。
该书囊括了当时几乎最先进的数学理论,为人所重,流传后世,位列《算经十书》之一。
这部书第一次提出了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比西方世界更早。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效最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数学理论书籍。
《周髀算经》的作者不详,有人认为此书乃后人假托商高而作,是一部秦汉时代汇集百家之长的数学著作。
这部书提出了“勾股定理”,这一点比西方早了五百年。以至于明末清初的学者黄宗羲认为西方的几何学源自于《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是西汉时代的著名数学著作,其实当时还有一些数学著作比如《许商算术》《杜忠算术》等,可惜年代久远未能流传下来。
总之,2000年前中国先民的智慧绝对不比西方人低,相反,在理工科的不少关键问题上我们都远远领先于西方世界的。
所以,中国近代落后这个大锅没有必要追溯到老祖宗那里,更没有必须要言必称“秦始皇的专制制度导致中国近代如何如何”,这是不顾历史时间线和背景的“乾坤大挪移”,是毫无意义的推论。
事实是中国近代落后主要是明清统治者尤其是清代统治者的锅。
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周髀算经介绍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以及怎样引用到天文计算。
《周髀算经》的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九章算术介绍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周髀算经》是第一本数学著作(现内容不完整),《九章算术》是第一本完整的数学著作。
以上就是关于周髀算经的作者是谁,周髀算经的作者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周髀算经的作者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上一篇:周瑜人物特点,周瑜的性格特点
下一篇:生化危机2重制版保险箱密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