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煮粥时,米中的淀粉跑出来,使煮粥的水的粘度增加。当粥烧开后,蒸气从锅里跑出来的时候,就像吹肥皂泡那样,吹出一个面表张力较大不易破灭的泡泡来,随着蒸气的增加,泡泡也越聚越多,当它们升到锅的边缘时,就从锅里溢出来了。
解决方法:
1、加一点点糯米,很少的量就可以。
2、锅盖和锅子之间放上筷子,这样粥就不容易溢出。
煮粥时,如何让粥不溢出来的方法:
1.煮粥时之所以粥会溢出来,其原因是米里面有气体,在煮粥前在锅里滴上几滴醋,注意,一定是论滴算的,不能多。太多会变酸的。这是因为醋酸与大米中产气的成分相反应,会让粥溢出来的几率减少。
2.同理,在煮粥前把米泡上30分钟左右,这种问题也可以解决。
3.或者在锅里滴上几滴油,同样可以解决粥溢出来的问题。
4.把一把木勺横放在煮粥的锅上,也可以解决溢粥的问题。
以上几点即是煮粥时,如何让粥不溢出来的方法。
防止粥溢锅的技巧:
1、煮粥时如果在锅里滴上几滴芝麻油,开锅后用中、小火煮,那么粥再沸也不会溢出来了,同时煮出的米粥更加香甜可口。
2、煮粥时,先淘好米,待锅半开时再下米,即可防止米汤溢出来。
煮粥不粘底的技巧:
1、可以放一个轻的小调羹在锅底与粥同煮,水沸腾过程中,小调羹也被带动,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2、用温水煮粥,温水下锅不会粘底,而且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扩展资料
煮粥的小诀窍: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①粥来节省时间;②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③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这样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3、搅拌:搅拌是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5、点油: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1、小火慢煮:小火慢煮控制泡泡的增加,可防止溢出。火太大无法控制时,可采取锅和盖之间留条缝,或在锅盖上支根筷子,降低锅内温度。
2、放一把凉勺子:在粥快要溢出来的时候放一把凉勺子。因为凉勺子能迅速把沸腾的粥降低到沸点以下,并破坏水的运动方向,从而破坏沸腾规律,防止溢锅。
3、加几滴油:在用砂锅煮粥时如果在锅里滴上几滴芝麻油,开锅后用中、小火煮,那么粥再沸也不会溢出来了,同时煮出的米粥更加香甜可口。
方法一如下:
1、在粥准备溢出来时,将一把凉勺子放入锅里。

2、粥再次沸腾起来,准备溢出时,换另一把凉勺子。两把勺子轮换,粥就不溢锅了。▽

点子原理:勺子能迅速把沸腾的粥降低到沸点以下,并破坏水的运动方向,从而破坏沸腾规律,所以就不会溢锅了。
方法二如下:
1、煮开粥后,往锅里放一勺油,搅拌几下,再盖上盖子继续煮,这时就不用担心溢锅了。▽

2、煮好后尝一口,又没有油味。

点子原理:放了油之后,锅里水多油少,温度始终保持在水的沸点上,而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漂浮在上面的油分子,就能把沸腾的水给抑制住了,自然不会溢锅了。
以上就是关于煮粥时如何防止溢出,怎样防止煮粥溢出来的全部内容,以及煮粥时如何防止溢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