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和民俗是互相依赖的。
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传说有"腊月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还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移动图片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在我们老家这边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会有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习俗!既是为了向玉皇大帝表示热烈的欢迎,更是希望随着新年的到来,可以福气满满!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村里面自发组成的秧歌队从这个时候也开始热热闹闹的扭起来了。随着春节的临近,上学的孩子们也放假啦,忙忙碌碌一整年的大人也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因此在秧歌队中,小到八九岁的孩子大到五六十岁的婶娘们。
扭秧歌的人们身上都穿着喜庆的衣服,手里面拿着一把花花绿绿的扇子,随着鼓点变换一扭一动之间,过年的氛围就在这样的热闹非凡中能量加满!
“腊月二十五,敲锣又打鼓,祝愿玉皇欢心满,降福祥瑞百姓家!
从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三十,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一个腊月当日的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给我,一旦被采纳,小编将会为您奉上过年小红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