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苏的播种繁殖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一般直播适合在生长时间匆忙或生长环境较好的地方,一般为了出苗快而齐,少病害,都会浸种催芽处理之后再进行育苗移栽,这样方便管理。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对气候适应性强,耐寒,在山坡底部灌丛、草丛、小溪旁、路旁、房前屋后、田头地边均有生长。紫苏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性土壤,生长良好。
1、种植土地的选择
紫苏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生长适应能力很强,适应性强、耐瘠薄,只要有植物生长的地方紫苏就能生长,一般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沙质壤土、黏壤土,沟边地边、房前屋后。如果温暖湿润、土质良好适宜生长的土壤,紫苏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生长旺盛。水肥条件差,土地瘠薄,紫苏的植株矮小,植株种子和茎叶产量很低。要达到高产,必须选择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地种植。
2、育苗
在4月上旬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地上,在播种前浇一次水等水渗透后,育苗地要选择在向阳温暖的地方,同时覆盖细泥土1厘米左右,稍加压实就可以。气候干旱时要早晨和晚上浇水,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7—8天就可以出苗。疏去过密的幼苗,齐苗后进行间苗,并且适时浇水,经常除草。
3、移栽
在6月上旬选择阴天进行移栽,当苗高15—20厘米时,按深度为15厘米、55—60厘米的行距左右开沟,将苗按30厘米的株距排列在沟的一侧,然后覆盖泥土踏实,随后进行浇水。
4、管理
每亩施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或者过磷酸钙10公斤、施硫酸钙5—10公斤,在植株高30厘米以上时进行追肥,均匀地撒在行间或者在行间开沟施下,然后将肥料覆盖好,松土培土。雨后要及时排水,孕蕾期根据土壤的湿润情况浇水1—2次。当植株长大封垄后就不再管理。
紫苏可以扦插种殖。
扦插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我们需要确认,紫苏进行侧枝扦插的时间。基本上来说,进行扦插的时间应该随着紫苏的母株的种植来变化,具体的就是在紫苏的母株上面长出来侧枝之后,侧枝长到合适的大小,就可以取下来进行扦插了。
2、其次,就是选择合适的扦插环境,除了保证有合适的光照温度,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可以在育苗盆或者是花盆里面装上土,扦插即可。
3、最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插穗,一般是选择生长比较强健的,抗病的能力比较强的植株上的侧枝,要求生长完好,叶色深绿,节间短,并且有保留4——5个节。
1、松土除苗。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
2、追肥。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
3、灌溉排水。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1、生长习性。紫苏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耐寒性也比较强,紫苏种植的土壤条件并不苛刻,大部分土壤都可以种植,当然最适宜的土壤是壤土。
2、种植时间。在大多数地区,紫苏的种植时间在春天。在南方,三月的天气比较好,而在北方,四月的天气比较好。因此,保护性耕作的时限更为广泛。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考虑。
3、品种选择。紫苏有多种,如油紫苏、食用紫苏等,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结合品种特点进行选择。
4、播种。紫苏种子发芽率较高,不能再进行催芽工作。种子在播种前晒干消毒。紫苏的播种方法可采用直播或移栽前育苗。采用直播的种植者需要在直播前对种植区进行整地和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化肥,视土壤肥力而定。直播紫苏出苗后,应进行两次间伐,分别在第一周和第二周进行。
5、现场管理。紫苏生长速度快,充足的水肥非常重要,主要以追施氮肥为主,注意配合浇水,还要结合叶面喷施肥料。在修剪方面,如果是叶型紫苏,要及时将从顶部分化出来的花蕾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延长叶片的采收时间。在植物病虫害方面,种植户需注意紫苏锈病、白粉病、斑枯病的防治,紫苏种植过程中虫害发生较少。另外,紫苏地夏季易长杂草,因此要及时开展除草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紫苏怎么种植,紫苏的种植和繁殖方法的全部内容,以及紫苏的种植和繁殖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