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宇宙速度是7.9公里/秒,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和恒星际飞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人造卫星所以能围绕地球运行是因为有恰当的速度,如果速度不够大,就会落回地面。如果速度过大,则会脱离地球引力场或太阳引力场。
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地球表面的赤道半径R=6378千米,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
第二宇宙速度: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
三个
第一宇宙速度7.9km/s,可以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可以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可以脱离太阳引力的速度。
7.9千米/秒为第1宇宙速度 11.2千米/秒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16.7千米/秒,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第一到八宇宙速度介绍如下。
1、 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大小为7.9km/s 。
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大小为11.2km/s。
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大小为16.7千米/秒。
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4、第四宇宙速度,525公里/秒以上。
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飞出银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5、 第五宇宙速度:500-2250km/s。
航天器从地球发射,飞出本星系群的最小速度,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照这样算,需要1500-2250km/s的速度才能飞离。
6、 第六宇宙速度:接近光速。
指航天器从地球发射,飞出该本超星系团的最小速度,本超星系团的直径约在1-2亿光年之间,照这样算,在不需要考虑能源消耗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下,理论上需要接近光速才有可能飞离。
7、 第七宇宙速度:目前对于第七宇宙速度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8、 第八宇宙速度:目前对于第八宇宙速度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研究两个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出发,人们通常把航天器达到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第二宇宙速度(V2)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逃逸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秒即可。第三宇宙速度(V3)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方向一致时计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公里/秒了。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该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二11.2km/s,第三16.7km/s
查看原帖>>
以上就是关于宇宙速度有几个等级,第十一宇宙速度是多少的全部内容,以及第十一宇宙速度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