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
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
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变频器实际运行频率达不到给定频率的原因是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频率下降。
另外,其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较差,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

扩展资料: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果控制信号是0-10V应该接AI1和AGND,跳线J1是OFF 如果控制信号是4-20MA还是接AI1和AGND,跳线J1是ON 如果要频率反馈信号4-20MA,可接AO1和AGND,改1504为4MA,因为AO1默认是0-20MA 如果要电流反馈信号4-20MA,可接AO2和AGND,改1510为4MA,因为AO2默认是0-20MA
电气的话
一次线就是从变压器次级到现场较大区域内一般是一栋楼内的配电柜的布线
二次就是从配电柜到用电单体插座的布线,比如到设备或者办公桌的插座
I.变频器和电机的距离应该尽量的短。这样减小了电缆的对地电容,减少干扰的发射源。
II. 控制电缆选用屏蔽电缆,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电缆或者从变频器到电机全部用穿线管屏蔽。
III.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这样才能减少变频器输出电压快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干扰。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量信号线与主回路线分开走线,即使在控制柜中也要如此。
IV. 与变频器有关的模拟信号线最好选用屏蔽双绞线,动力电缆选用屏蔽的三芯电缆(其规格要比普通电机的电缆大档)或遵从变频器的用户手册。
STOP状态下,变频器是没有工作的,所以,输出电压为0是对的,这个时候,应该启动变频器,增加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然后,再进行测量,这个时候的测量结果才具有实际意义。
一、变频器的启停
变频器的控制,不外是启动,停止,正转,反转,调速这几样基本的逻辑,这些逻辑基本上要求是电平状态有效,而不是上升边缘有效,所以使用按钮开关控制变频器的时候,一般需要使用自保形式的按钮开关来完成,如果不是自保形式的,需要另外加中间继电器来做自保。
1、单开关启停
变频器只通过RUN端子给高电平,变频器就可以启动了,当开关断开,相当于RUN端子变成了低电平,变频器就停止运行了。
2、双开关实现正反转启停
有些场合需要控制变频器正反转,而交流异步电机虽然可以在变频器输出端把任何两条相线调转就能反转,但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劲,而变频器都带有反转直接启动控制功能。

变频器
二、变频器输出频率控制
我们使用变频器目的,就是通过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那么如何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呢?关键就是要改变频器提供频率的信号,这个信号就称之为“频率给定信号”,频率信号来源有以下几个方式:
1、操作面板给定
操作器面板给定是变频器最简单的频率给定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变频器操作器面板上的电位器、数宇键或上升、下降键,来直接改变变频器的设定报率。
操作器面板给定的最大优点就是简单、方便,同时又具有监视功能,即能够将变频器运行时的电流、电压、转速等实时显示出来。
2、电位器给定
就是通过从变频器控制面板上或外部输入的电位器来调节频率。
3、多功能端子给定
通过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子来改变变频器的设定频率值,该端子可以外接按钮或PLC、继电器的输出点。
在变频器功能输入端子中,经过功能设置,使其中的两个或多个端子用于频率给定。
4、模拟量给定
就是通过变频器提供的RS485接口或PLC给定。模拟量给定是通过变频器的模拟量端子从外部输入模拟量信号进行给定,并通过调节模拟量的大小来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频率,变频器运行达不到设定频率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频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