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本名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他是秦朝的第二位皇帝,也因此被称作是秦二世。
秦二世并没有继承父亲始皇帝的雄心壮志,只顾自己贪图享受,亲近奸臣赵高,统治手段极其残忍,最终被赵高及其亲近逼迫,自尽而亡。
秦朝的灭亡早有先兆,从陈胜吴广起义就已经预示了一切。然而身为皇帝的秦二世却一直坚信“天下太平,无人造反”。
直到兵临城下,奸臣的剑已经指到胸前,秦二世才大梦初醒,意识到秦朝要亡了。
做了皇帝的秦二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他曾对奸臣赵高说:人的一生很短暂,如今我做了帝王便只想贪图享乐。赵高听了此言,表面装作无事,心里面早已笑开了花。
既然秦二世对政事完全不关心,赵高便可以尽情地把控朝政,他悄悄地将自己的亲信打入朝堂各个重要的职位,几乎掌握了大半权利。
始皇帝常常会到民间巡游,胡亥也效仿自己的父亲到处巡游。始皇帝巡游是为了感受民间疾苦,胡亥巡游却反倒成就了赵高的野心。
赵高一直在向秦二世输入残暴的统治思想。秦二世问赵高,大臣们、地方官员或者是诸位公子们常常有不服从于我的,我该怎么办呢?
高曰: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
赵高建议,如果有人违抗命令就直接诛杀他。秦二世受到了这种言论的影响,开始了残暴的统治阶段。每巡游到一个地区,不管官员有罪无罪都将他们残忍的杀害。
赵高就轻轻松松地借皇帝之手,实现了自己的专权统治。而秦二世身边再也没有敢于进言的忠臣,只有贪生怕死的奸臣。
秦二世决定完成始皇帝的心愿,继续修建阿旁宫殿。阿旁宫穷极奢华,耗费巨大的物资和人力。最受苦的还是无辜百姓们。
百姓们为了满足秦二世的贪图享乐,不仅要给帝王做“免费劳动力”,还得缴纳高额的国家税赋。
秦二世此举无疑是加剧了秦朝的灭亡,也终于引发了民间起义。
《阿房宫赋》: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二世元年,陈广吴胜起义爆发。有人将此事禀报给秦二世,希望他立刻发兵镇压。
然而秦二世根本不相信会有人造反,还禁止大臣说有关造反的任何言论,否则就会被杀死。。
臣子们当然不敢再说二话,只顺着秦二世的意思进言。就这样让秦二世一直活在他所认为的“太平天下”中。
赵高为了进一步专权,策划了一场“指鹿为马”的丑陋事件。他为了测试朝中大臣对自己的态度,在朝堂之上拉来了一匹鹿,并让群臣们辨认这是鹿还是马。
朝中大臣有说是鹿的也有说是马的,但凡是说鹿的都被秦二世下令诛杀了。
最奇葩的是,在这件事之后秦二世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他一度觉得自己是患了迷惑病病,分不清鹿和马。
由于秦二世的放纵,赵高达到了权力的巅峰。赵高则趁此时机,进一步架空了秦二世所有的权利,只让他在宫中安心享乐。
直到陈胜的起义军队来到咸阳城,秦二世才大梦初醒,知道真的有人造反了,天下哪里还太平呢?
尽管他已经做了亡国前的反抗,但秦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军队真心为秦朝效力,大都转为投靠其他势力去了。
还没等到陈胜攻入咸阳,赵高却已先一步动手。他列举了秦二世的种种罪状,以“为天下人做主”的名义,诛杀秦二世。
赵高令自己的女婿阎乐直逼进秦二世账中。尽管秦二世为了活命苦苦哀求,甚至甘愿做一平民百姓。但都没有得到准许,最终被逼自杀。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
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做皇帝做到这种地步的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了。
秦始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到了秦二世手中不过三年就衰败了。
更讽刺的是,秦二世作为皇帝却宁可听信奸臣的谗言,活在自己的太平天下之中,也不肯去面对外面的血雨腥风,担起一个身为皇帝的责任。
一直在想,如果秦二世没有做皇帝, 而是换作民心所向的扶苏做皇帝,那么秦朝还会灭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