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惠民利民、推动鸡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鸡西市第十六中学开展了“做公益的行动者,当爱心的传播者”---公益展示月志愿服务活动。他们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在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中,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与方法,强化广大师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努力实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真正把生活垃圾分类观念扎根于校园,切实将环境保护教育延伸至家庭和社会。
1、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主题班会、宣传手抄报设计活动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
2、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校通过班级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各自家庭参与、践行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收集,使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努力营造优美社会环境。
3、践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加相关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方法,提高垃圾分类入户率与参与度。组织学生开展环卫体验活动或小义工活动,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养成低碳环保生活习惯。
4、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小标兵”评选活动。对在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厉行勤俭节约,自觉践行垃圾减量,养成分类投放良好习惯的学生进行表彰。
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师生身体力行,一方面加大了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同时,树立从小事做起,服务同学,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收集小标兵评选

垃圾分类手抄报

垃圾分类演讲比赛
主题班会